山东省2013年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指导 十七 筛选文中的信息 鲁人版 Word版含答案.docVIP

山东省2013年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指导 十七 筛选文中的信息 鲁人版 Word版含答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山东省2013年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指导 十七 筛选文中的信息 鲁人版 Word版含答案

2013年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指导(十七) 筛选文中的信息 【考点精析】 ?? “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C。 ??? 对于高考文言文中“信息”的筛选,主要是在遵循原文内容事实的基础上对相关内容指向的理解和把握。近年来,由于高考文言文阅读的内容取材主要是人物传记文学,因此,在对文中涵盖信息的把握时就要充分理解材料,全面把握人物(身份、地位、经历、成就等),事件(前因、后果、始末、经过、影响等)。尤其是对于传记中的主人公人物,一定要从文中准确把握与之相关的信息,特别是能够体现人物某种性格的信息。 ??? 高考中的题型为客观题型,一般赋分为3分。该题大多是对人物性格的筛选,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对人物一种性格的筛选,常为五六个信息句中选其三个分别编为一组;二是对人物双重性格的筛选,每两个信息句编为一组。 【考题陷阱】 一、对象错位 近年来高考文言文阅读试题的选文多为人物传记类文段,这类选文往往涉及到几个人物、几件事情;而题干的要求多为“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某人……的一项”。因而命题人在设计错例时,就时常采取“张冠李戴”的方法,即把次要人物所做之事“嫁接”到题干要求表现的主要人物身上,从而造成了表现对象的错位。 例1 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明许逖“才能称于其官”的一组是(  )(2004浙江卷) ④堰水旧溉民田四万余顷 分析根据原文“堰水旧溉民田四万余顷,世传汉萧何所为”一句可知,第④句说的是汉代萧何所筑河堰在历史上的作用,而命题人却将它“嫁接”到了许逖身上,从而造成了表现对象的错位。 例2 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周维城优良品质的一组是(  )(2005山东卷) ⑥默置其户中,不使知也 分析根据原文“吴翁者,徽州人,贾于富阳。每岁尽,夜怀金走里巷,见贫家,默置其户中,不使知也”可知,第⑥句说的吴翁乐善好施之举,而命题人却将它“嫁接”到了周维城身上,从而造成了表现对象的错位。 二、方式误导 人物传记类文段刻画人物的方式既有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作者评述,也有正面描写(直接描写)、侧面描写(间接描写),而题干对人物刻画方式的筛选是有指定要求的。命题人有时便把虽能表现人物某种品质,但刻画方式不符合题干要求的例句混编到选项之中。如果考生不仔细推敲题干要求,而是一瞥而过,就极易受其误导,作出错误判断。 例3 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孟尝敢于仗义执言的一组是(  )(2004全国卷Ⅰ) ⑥尝到官,革易前敝,求民病利 分析“仗义执言”意为“为了正义说公道话”,它表明题干对人物刻画方式的指定要求是“语言描写”,而第⑥句却是孟尝就任合浦太守后所做的兴利除弊之事,而非所说之话,所以不符合题干的要求。 例4 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直接表明朱晖不惧权势的句子是(  )(2005广东卷) ③就闻,叹曰:“志士也,勿夺其节。” ⑤骠骑将军东平王苍闻而辟之,甚礼敬焉。 分析题干对人物刻画方式的指定要求是“直接描写”,而③句写的是“显宗舅新阳侯阴就”对朱晖志节的赞叹,⑤句写的是“骠骑将军东平王苍”对朱晖品行的礼敬,这两句都是典型的间接描写,显然不符合题干的要求。考生只有审清了题干对人物刻画方式筛选的指定要求,才能排除干扰。 三、内涵不清 题干对人物的某种品质或才智的说法,有时是明晰的,无需多费周折;但有时比较隐晦,需要考生进一步悉心揣摩。命题人有时便利用考生对题干某些说法内涵把握不清的认知缺陷,把一些似是而非的例句混杂其中。 例5 以下语句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冯道有胆量的一组是(  )(2005辽宁卷) ④道所掌笔砚,敢不供职 分析《现代汉语词典》对“胆量”的解释是“不怕危险的精神;勇气”,显然它不是指程序化的言行,而④句的意思是“我冯道掌管文书起草,怎敢不履行职责”,这是冯道奉命行事之语,根本谈不上“有胆量”。考生如果对“胆量”的内涵把握不清,就极易陷入筛选的误区。 例6 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表现阳城智谋的一组是(  )(2005江苏卷) ④延龄为相,吾当取白麻坏之,哭于廷 分析《现代汉语词典》对“智谋”的解释是“智慧和计谋”,显然它是要讲求谋略的,而④句是阳城的当众之言,意思是“如果裴延龄做宰相,我就撰写檄文声讨他的罪状,并在朝廷上哭诉(来使他革职)”,这是阳城的冒死直谏之举,根本无谋略可言。考生如果对“智谋”的内涵把握不清,就极易陷入筛选的误区。 四、主旨杂糅 近年来传记类文段在选材料时始终贯穿着这样一条内在的红线,即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与“以德治国”的时代主旋律是吻合的。而传统美德的内涵博大精深,选文中主人公优秀的思想品德往往也呈现出多面性。命题人也很“看好”这一点,“美德是个筐,事事往里装”,考生往往忽视题干要求筛选的只是“某一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wangshirufe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