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专题
——知人论世,缘景明情
相传,有一次苏东坡与他的妹妹苏小妹及诗友黄山谷一起论诗,互相题试。小妹说出“轻风细柳”和“淡月梅花”后,要哥哥从中各加一字,说出诗眼。苏东坡当即道:“前者加‘摇’,后句加‘映’,即成为‘轻风摇细柳,淡月映梅花’。”不料苏小妹却评之为“下品”。苏东坡认真地思索后,得意地说:“有了,‘轻风舞细柳,淡月隐梅花。’”小妹微笑道:“好是好了,但仍不属上品。”一旁的黄山谷忍不住了,问道:“依小妹的高见呢?”苏小妹便念了起来:“轻风扶细柳,淡月失梅花。”苏东坡、黄山谷吟诵着,玩味着,不禁托掌称妙。
这样一改究竟妙在何处?我们不妨来品味一番。“轻风”徐来,“细柳”动态 不显,怎能配得上“摇”“舞”这类较露的动词呢?唯有“扶”字才恰到好处,与“轻”“细”相宜,显得和谐,并且又把风人格化了,形象地描绘出了轻风徐来、柳枝拂然的柔态,给人以一种柔美之感。下句中添“映”“隐”也欠贴切。试想,恬静的月亮已经辉满大地,梅花自然没有白天那么显眼。在月光照映下,也就黯然失色了。这样,一个“失”字,就勾画出了月色和梅花相互交融的情景,增强了这一首诗的感染力,真是一字生辉。
一、真题体验
1.(2013·新课标全国卷Ⅰ)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题目。(11分)
鹊 桥 仙
陆 游
华灯纵博,雕鞍驰射,谁记当年豪举①?酒徒一一取封侯,独去作江边渔父。 轻舟八尺,低篷三扇,占断洲烟雨②。镜湖③元自属闲人,又何必君恩赐与?
[注] ①这三句是追忆当年军中的生活。博,古代的一种棋戏。②占断:占尽。洲烟雨:指长满草、烟雨空。③镜湖:即鉴湖,在今浙江绍兴。唐天宝初,贺知章请求回家乡会稽当道士,玄宗诏赐他镜湖一角。
(1)上阕最后两句是什么意思?它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5分)
答: (2)词的结尾借用了贺知章的故事,这有什么用意?请简要分析。(6分)
答: 2.(2012·新课标全国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2)题。(11分)
思 远 人
晏几道
红叶黄花秋意晚,千里念行客。飞云过尽,归鸿无信,何处寄书得。 泪弹不尽临窗滴,就砚旋研墨。渐写到别来,此情深处,红笺为无色。
(1)这首词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红叶黄花秋意晚”一句对表达这种感情有什么作用?(5分)
答: (2)“就砚旋研墨”与“临窗滴”有什么关系?“红笺为无色”的原因是什么?请简要分析。(6分)
答: 3.(2011·新课标全国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11分)
春日秦国怀古
周朴①
荒郊一望欲消魂②,泾水萦纡③傍远村。
牛马放多春草尽,原田耕破古碑存。
云和积雪苍山晚,烟伴残阳绿树昏。
数里黄沙行客路,不堪回首思秦原。
[注] ①周朴(?—878):字太朴,吴兴(今属浙江)人。②消魂:这里形容极其哀愁。③泾水:渭水支流,在今陕西省中部,古属秦国。萦纡:旋绕曲折。
(1)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5分)
答: (2)你认为这首诗在写作上是如何处理情景关系的?(6分)
答: 二、考情分析
近几年新课标全国卷古代诗歌阅读题考查统计如下:
内容
高考试卷 体裁 题材 题干设问 涉及考点 2013年新课标
全国卷Ⅰ 宋词
《鹊桥仙》 托物言志词 上阕最后两句是什么意思?它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思想感情
表达技巧 词的结尾借用了贺知章的故事,这有什么用意?请简要分析。 2013年新课标
全国卷Ⅱ 宋诗
《次韵雪后书事
二首(其一)》 咏物言志诗 这首咏梅诗中,作者是用什么手法来表现梅花的?请简要分析。 思想感情
表达技巧 诗的最后一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请简要分析。 2012年新课标
全国卷 宋词
《思远人》 离别思人词 这首词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红叶黄花秋意晚”一句对表达这种感情有什么作用? 思想内容
表达技巧 “就砚旋研墨”与“临窗滴”有什么关系?“红笺为无色”的原因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2011年新课标
全国卷 唐诗
《春日秦国怀古》 怀古伤今诗 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思想内容
表达技巧 你认为这首诗在写作上是如何处理情景关系的? 2010年新课标
全国卷 乐府诗
《雨雪曲》 边塞征战诗 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样的环境?末句中的“别路”是什么意思? 思想内容
表达技巧 诗人把“旗彩坏”、“鼓声低”分别接在“天寒”、“地暗”之后,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这首诗表现了戍卒什么样的情感?
综上分析,新课标全国卷古代诗歌阅读题考查特点如下:
1.命题角度
从体裁上看,所选诗歌体裁以唐宋诗词为主,也兼顾乐府诗等其他年代的诗歌,避免了单一性。对于曲的考查近五年虽未涉及,但不能不引起足够的重视。从题材上看,命题材料以写景抒情言志类诗歌为首选,2013年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