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庆源煤业有限公司金河煤矿矿井防治水
设 计:
审 核:
项目负责:
矿井防治水
第一节 矿井水文地质
第二节 矿井防治水措施的确定
一、矿井开拓开采所采取的安全保证措施
一)矿井开拓工程位置及层位选择
1、矿井开拓工程位置及层位选择
主斜井副斜井
井筒特征表 表7-2-1
井筒 井口坐标(m) 井口标高 井筒长 断面(m2) 倾角 方位角 名称 X Y m 度(m) 掘 净 (°) (°) 主斜井 28727911525.67 731 12.0 11.1 23 147 副斜井 28738961603.5 382 6.7 6.0 25 298 进风行人斜井 28727761526.46 733 6.7 6.6 23 146 回风斜井 28739331606.5 370 16.1 15.1 25 283
二)采掘工程所采取的防治水措施
该矿主要巷道及硐室均布置在煤系地层弱含水层中。不受强岩溶承压含水层威胁。
7、当煤层顶板、底板赋存高承压含水层(组)时,应制定预防突水的技术措施。具备疏水降压条件的,应采取疏水降压措施,不具备疏水降压条件的,必须采取建筑防水闸门、注浆加固底板、留设防水煤柱、增强排水能力等技术措施,确保安全。
出露于井田北部和西部外围,为矿区内含煤地层,为一套海陆交互相沉积,厚度200~230m。由灰一深灰色粉砂岩、细砂岩、粉砂质泥岩、泥岩及煤层组成,夹菱铁质薄层和腼状、瘤状菱铁矿,下部有黄铁矿线理和透镜体,底部为1~5m厚的薄层铝土质泥岩与峨嵋山玄武岩分界。含丰富的大羽羊齿、细羊齿等植物化石,上部和中部含动物化石。含煤层45层左右,煤层总厚度5.38~44.09m,平均总厚度36.21m,含煤系数16.84%。可采及局部可采煤层有16层(2、6上、7上、8、10、12、14下、16上、181上、182、19、23上、23下、24、2、30上号煤层),总厚度5.15~36.23m,平均总厚度19.27m。由西向东煤系砂岩增多,含煤性变差,煤层发生合并、尖灭明显,但有的煤层(如10号煤)却变厚。与飞仙关组呈整合接触
(1)留设井筒、区段及井田边界隔离防水煤柱。
对可疑断层及因采动影响而可能导水的断层留设断层防水煤柱。
对巷道开拓及回采所可能遇到的断层提前进行探放水,查明断层的水文地质要素,据此经技术经济比较采取留设防水煤柱、注浆堵水或疏放水等措施。
对于影响采掘的老窑水采取探放或避让的措施。
主要巷道尽量布置在隔水层或弱含水层中。
(6)对矿井采掘工程所影响到的各含水层、断层,必须作出水文地质评价,进行提前预报,以便采取相应的防治水措施。
进行钻孔抽水试验,掌握各含水层之间、断层与含水层之间的水力联系。
在采掘工作面或其他地点发现有挂红、挂汗、空气变冷、出现雾气、水叫、顶板淋水加大、顶板来压、底板鼓起或产生裂隙出现渗水、水色发浑、有臭味等突水预兆时,必须停止作业,采取措施,立即报告矿调度室,发出警报,撤出所有受水威胁地点的人员。
井下排水设施保证完好,井下主、副水仓、沉淀池、水沟要及时进行清理,每年雨季前对矿井防治水工作进行一次全面检查,成立防洪抢险队伍,并储备足够的防洪抢险物资。
井下所有巷道均设置排水沟,其排水沟断面必须保证该巷道最大涌水量通过要求。
采掘工作面发生水灾事故时,工作人员撤退原则:向着井下地势高的地方撤退。
水灾避灾线路
采掘工作面发生水灾事故时,工作人员撤退原则:向着井下地势高的地方撤退。
掘进工作面避灾线路为:
→1240运输石门→1240集中运输巷→一采区中央变电所→回风行人斜井→地面
运输上山掘进工作面→1240运输石门→1240集中运输巷→一采区中央变电所→回风行人斜井→地面
轨道上山掘进工作面→1240运输石门→1240集中运输巷→一采区中央变电所→回风行人斜井→地面
三)设立专门防治水机构
由于采空区面积、位置不清,积水位置、规模不确定,矿井属于水害隐患严重的矿井,煤矿要建立健全水害防治工作各级岗位责任制、水害防治技术管理制度、水害预测预报制度和水害隐患排查治理制度等。
煤矿法定代表人或煤矿主要负责人是防治水工作的第一责任人,总工程师(技术负责人)负责煤矿防治水技术管理工作,配备地、水文地质专业技术人员,建立专门的探放水队伍。
二、防水安全煤(岩)柱的留设
一)防水安全煤(岩)柱的种类
由于井田各含水层之间的垂直水力联系通道目前尚未掌握清楚,含水层的裂隙发育情况以及含水层的水力补给情况有待查明,含水层横向富水性及块段间的差异也不明,因此防水煤(岩)柱的留设尤为重要,该矿设计防水煤(岩)柱主要有以下几种:
1、地表水体防水煤(岩)柱;
2、井田边界留设防水煤(岩)柱;
3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