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班教师家访工作记录预案.doc

  1. 1、本文档共3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二(2)班2月份家访记录 学生姓名 章翔 家访时间 2011.2.12 家访形式 面谈 学生在校表现: ?????该孩子在校表现较很好,上进心很强,学习成绩优异,上课能积极回答问题,但是这孩子却非常的粗心,受到一点打击就会掉眼泪,内心比较脆弱。 关于作文教学的教学论文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难点,很多老师都怕教作文,更很少有人开作文教学的公开课。今天有幸听了两位老师的作文课,非常佩服他们挑战作文这一高难度教学的勇气。两位老师本着快乐作文的理念,精心设计教学思路,让学生和老师们共同度过了快乐的两堂课,留给了我们很大的学习空间和思考空间。刘秋鸯老师执教的《第三只眼》,生动有趣,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课堂的教学中,她将学生的三个练笔分三次进行教学、练笔,巧妙地结合起来,构成了一篇完整的作文,而不是让学生一气呵成,完成整篇作文,这样学生写得比较轻松。 刘老师选取了一个非常有新意的题材《第三只眼》,一下子把学生的胃口吊了起来,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刘老师顺势鼓励学生质疑,巧妙地引入游戏。游戏环节的设计,由易而难,富有层次,生动有趣。课堂中每一个学生的情感都被充分地调动起来,积极地参与课堂游戏,学习热情非常高。刘老师正是抓住了孩子爱玩这一心理特点,创设轻松有趣的玩的情境,抓住孩子的心。在游戏中,刘老师始终把握着怎样玩,以及玩的度,有效地激发了学生了好奇心。尤其是第三个游戏环节的设计,刘老师真是吊足了学生的胃口:给学生一个看起来很普通的矿泉水瓶,学生一下就猜出是水,正当学生还沉浸在自豪中时,教师微笑着说:“错了!没这么简单!”又一次将学生引入了积极的思考中,学生的想法相当活跃,有的说“喝一口好了!”马上有学生指出这样不安全;有的说“摇一摇。”摇晃之后发现瓶子中的液体出现了气泡,学生的思维又活跃了,有的猜是汽水,有的猜是肥皂水。那又怎么办呢?这时有学生提出闻一闻,教师立马请一文静的女生上台闻,学生的注意力都聚焦在女生的身上,想从她那里找到答案。女生闻了一下,立刻皱起了眉头,此时,教室里又引发了一场“猜”的争论……这样快乐有趣的情感体验,为之后的写作埋下了伏笔。 用学生的好胜心,把学生学习兴趣的火苗一次又一次地调大、调旺,让学生在兴致勃勃的状态下,进行更细致深入的观察,使他们的注意力始终紧紧围绕观察这个教学目标,教学环节就这样在不知不觉中向高潮推进,学生观察兴趣的调动和观察能力的培养可谓水到渠成。 如果说这堂课有什么缺憾,我想正如刘老师说的:游戏中,学生确实很快乐,可是,写的时候却不是那么快乐了。如何让学生将快乐融入写作呢?本人提出一点不成熟的想法,有待探讨:在游戏中,教师是否可以关注学生的心理活动,当学生“猜”的时候,可以让学生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尤其是第三个游戏,可谓“一波三折”,每一个学生都有各自的内心冲突,从刚开始自以为猜对了,到老师说没那么简单,再到之后一次又一次的猜测,学生的心理活动变化是有一个很生动的过程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畅谈自己的心理过程,也可以让台上的学生谈谈自己的心理,这样,学生在写作的时候就会将自己的心理活动融入文字,文章也会更加生动、饱满了。 转载请保留地址!文章标题:关于作文教学的教学论文,原文地址:/Article/201209/70184.shtml 论激励机制在小学作文教学中的作用-教学杂感语文论文 论文作者:不详 论文来源:不详 论文栏目:语文论文 收藏本页 【内容提要】:运用激励机制能有效地发挥学生的作文潜能,培养学生的作文兴趣,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本文总结了在实践中运用的激励学生作文的措施,阐述了激励机制的建立对学生作文的巨大促进作用。合理运用激励机制,能使学生由怕写作文逐渐转变为愿写、乐写、自觉主动作文。 【关键词】:激励机制 小学作文教学 促进作用 作为一种激发学生潜能的教学手段,激励机制是(brainstorming)由奥斯本(A.Osborn)于1957年提出来的。学生普遍存在害怕作文的心理,作文教学运用激励机制,能有效培养学生作文兴趣,激发学生的作文动机,打通学生作文思路,为学生作文创造良好的心理条件。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的成功,情感因素起着决定性作用。在指导学生作文的过程中,我们应调动学生的情绪,把激发动机、培养兴趣、鼓励参与、鼓励表现放在重要位置。几年来,我们一直尝试建立激励学生乐于作文的机制,取得良好的成效。具体做法是: (1).样板激励。树立作文写得好的学生为样板,有了“领头雁”,就能影响和带动一大片学生的写作热情;(2).目标激励。明确具体的目标能激发学生内驱力,鼓励学生每周读一到两本课外书,写三至四篇日记,争取到小学毕业,读满300万字以上的课外书,能写500字

文档评论(0)

美洲行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