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正安四中九年级期中考试预案.doc

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正安四中九年级期中考试预案.doc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正安四中九年级期中考试 语文试题 班级 姓名 考号 成绩 一、基础知识与运用(共36分) 1、下面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楠木(nán) 陆蠡(lí) 淅沥(xī) 馨香(xīn) B、韶华(shào) 猗郁(yǐ) 阔绰(chuò) 蘸水(zhàn) C、按捺(nà) 皲裂(jūn) 秉公(bǐng) 狡黠(xiá) D、谩骂(màn) 干瘪(biě) 喷嚏(tì) 羼水(chàn) 2、下列加点词词义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旁逸斜出(逃跑) 秀颀(高)   涸辙之鱼(凝结) B、绽出(突露)    君子固穷(安守)  谄媚(用卑贱的态度向人讨好) C、熠熠(闪光发亮)  乖觉(机警、聪敏) 名伶(著名) D、潜滋暗长(生长)  污人清白(名誉)  锲而不舍(雕刻) 3、下列各组词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揠苗助长  坦荡如砥  战战兢兢  无边无垠 B、纵横决荡  浮想连翩  繁茂苍绿  惴惴不安 C、不屑置辨  温文尔雅  不屈不挠  冥思苦想 D、生意盎然  晶莹璀璨  彬彬有礼  声色俱历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科学发展到了今天,谁也不能否认地球是围绕太阳转这个简单的事实。 B、她的遗物、遗言无不渗透了对中国的深情。 C、难道能否认《红楼梦》不是一部优秀的古典小说吗? D、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无时无刻都在关心青年一代的成长。 5.古诗文默写填空乡村教师(1)临近大学毕业的那段日子,同学们都为毕业后能留在城里能有份好工作忙开了,唯有娟子按兵不动,如无事人一般。 (2)我们同宿舍的几个姐妹都劝她出去活动活动,争取能在城里留下来。哪知娟子却笑笑说:“我要回乡下去。” (3)我们都吃了一惊,娟子的老家我们结伴去游玩过一次,在大巴山最深处,汽车在二十里以外就进不去了。村里人住的全是茅草屋。我们当时都笑着调侃说那儿是全国最贫瘠的地方。而现在,娟子却轻描淡写地放弃了这次改变命运跳出农门的良机,要重新回到那穷山沟,我们都替她惋惜。 (4)这时,娟子一本正经地给我们说了一个故事。 (5)10年前,大巴山深处有一所学校。整个学校只有一间茅屋搭成的教室,只有一个班级,也只有一个老师。班上有13名学生,那位乡村老师将他们从一年级教起,一直教到六年级。 (6)然而,就在小学快毕业的时候,不幸的事发生了。 (7)有个放牛娃在山上玩火,不小心把茅屋教室给引燃了。等大家发现时,大火已经快封住了教室门。 (8)教室里的13名乡下娃子都乱了套,但那位乡村教师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镇静。他一面教孩子们不要慌张,一面将被大火围困的孩子们一个个往外背。大火已将窄窄的木门完全封住,老师的衣服、头发和胡子全都烧焦了。但他并没有放弃。到最后,教室里只剩下两名女同学。 (9)老师在一次冲进火海,那两名女同学正坐在教室里哇哇大哭老师看了她俩一眼,最后咬咬牙,背起其中一个就往外冲。 (10)烧得通红的门框呼地一声砸下,将老师砸了一个踉跄,但他最后还是背着那个女孩从大火中爬了出来。 (11)他把那个女孩被盗安全地带,然后又急急地冲进了早已变成火海的教室。就在这时,轰的一声,教室烧塌了。老师和最后那名学生再也没有出来…… (12)讲完这个故事,娟子眼圈都红了。 (13)我们都猜了出来:“最后就出来的那名女同学就是你,是么?” (14)“是的。”娟子含泪点点头,“但你们知道最后那位被老师留在教室里再也没有被出来的同学是谁么?”我们都摇摇头。 (15)娟子说:“是老师的女儿呀!” (16)说完这句话,娟子再也忍不住哭了起来。 (17)我们的眼圈也都红了。 (18)最后,我们宿舍有三个姐妹跟着娟子去她老家作了一名乡村教师。我是其中一位。1.请用简练的语言概括本文的故事情节。(分)2.“乡村教师”这一题目有两层含义,请分别写出来。(分)3.记叙的顺序有顺叙、倒叙、插叙三种。从全文看,(5)一(11 )自然段采用了哪一种顺序?它在文中的表达作用是什么?( 分)4.在“同学们都为毕业后能留在城里能有份好工作忙开了”的时候,“娟子却轻描淡写地放弃了这次改变命运跳出农门的良机,要重新回到那穷山沟” ,这是为什么?(分) 见文中划线的句子。乡村教师在“看了她俩一眼”到“最后咬咬牙”的瞬间是怎样的心情,请联系上下文,悉心揣摩,合理想象,用3~5句话描写出他此时的心理活动。(分).读了这篇文章,你联想到汶川大地震救援中的哪些情景?感悟到了什么?( 分)、有人说这篇小说的主人公是那位敬业爱生、无私奉献的乡村教师,也有人说是娟子。请

文档评论(0)

美洲行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