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青岛科技大学 运动控制系统 第3章转速、电流反馈控制的直流调速系统
第3章 转速、电流反馈控制的直流调速系统 第3章 转速、电流反馈控制的直流调速系统 3.1 转速、电流双闭环调速统的组成及其静特性 3.2 转速、电流反馈控制直流调速系统的数学模型与动态过程分析 3.3 转速、电流反馈控制直流调速系统的设计 3.4 转速、电流反馈控制直流调速系统的仿真 第三章小结及要求 3.1 转速、电流双闭环调速统的组成及其静特性 1. 最佳起动过程 2. 最佳制动过程 (二)单闭环系统存在的问题 只有转速负反馈的调速系统不能限制起动电流和堵转电流; 带电流截止负反馈的转速负反馈系统,过渡过程中电流变化规律不理想,时间长; 同时将转速、电流反馈引入一个调节器的输入端,不能使两个被控量的过渡过程都理想。 3.1.1 转速、电流双闭环系统的组成 2. 双闭环系统原理图 3. 限幅电路 3.1.2 稳态结构图与参数计算 (二)静特性 2. ASR饱和、ACR不饱和 (三)各变量的稳态工作点和稳态参数计算 1、稳态工作点: ASR、ACR不饱和 2、稳态参数计算(两个反馈系数的计算) 例1 龙门刨床 3.2 转速、电流反馈控制直流调速系统的数学模型与动态过程分析 3.2.1 转速、电流反馈控制直流调速系统的动态数学模型 3.2.2 转速、电流反馈控制直流调速系统的动态过程分析 起动过程分三个阶段: 第I阶段: 0—t1,电流上升段 第Ⅱ阶段(主要阶段) : t1—t2,恒流升速阶段 第Ⅲ阶段: t2—t4转速调节段 动态跟随性 (1)在转速调节过程中,使电流跟随其给定电压Ui*变化 (2)对电网电压变化起及时抗扰作用。 (3)起动时保证获得允许的最大电流。 (4)当电机过载甚至堵转时,限制电枢电流的最大值,从而起到快速的安全保护作用。如果故障消失,系统能自动恢复正常。 调节器的设计问题 3.3 转速、电流反馈控制直流调速系统的设计 3.3.1 控制系统的动态性能指标 控制系统的性能指标 3.3.1 控制系统的动态性能指标 1. 跟随性能指标: 一般以初始条件为0,给定信号阶跃变化下的过渡过程作为典型的跟随过程。 2. 抗干扰性能指标 双闭环调速系统的动态结构图 1. 典型I型系统 典型I型系统的开环对数频率特性 典I型系统参数和性能指标之间的关系 K—可调,T—固有 K↑→快速性好,但γ↓。折中! 典I型系统参数和性能指标之间的关系 ②动态跟随性能指标与参数的关系 表3-1典型Ⅰ型系统动态性能指标、频域指标与参数间的关系 (2) 抗扰性能指标与参数之间的关系 ①抗扰性能指标与扰动作用点之间的关系 ②抗扰性能与参数之间的关系 ②抗扰性能与参数之间的关系 设(1)阶跃扰动 (2)典I型,且为二阶最佳。 (3)扰动作用点:如图 2. 典型Ⅱ型系统(三阶典型系统) 典型Ⅱ型系统参数和动态性能指标的关系 如果两个参数都任意选择的话,工作量显然比较大。 ①按Mr最小准则确定典Ⅱ型系统参数 按Mrmin准则选择k 、? ②典Ⅱ型系统跟随性能指标与参数的关系 1)稳态性能指标 2)动态跟随指标与参数关系(按Mrmin准则确定参数) 2)动态跟随指标与参数关系(按Mrmin准则确定参数) 3)抗扰指标与参数关系 转速环在负载扰动下的动态结构图 3)抗扰指标与参数关系 h=5 h = 5是较好的选择,这与跟随性能中调节时间最短的条件是一致的。 典Ⅰ、典Ⅱ两种系统比较 比较分析的结果可以看出,典型Ⅰ型系统和典型Ⅱ型系统除了在稳态误差上的区别以外,在动态性能中, 典型Ⅰ型系统在跟随性能上可以做到超调小,但抗扰性能稍差; 典型Ⅱ型系统的超调量相对较大,抗扰性能却比较好。 这是设计时选择典型系统的重要依据。 3. 控制对象的工程近似处理方法 问题:如何选择调节器的结构? 2)校正成典Ⅱ型(三阶典型系统) (1)高频段小惯性环节的近似处理 简化结构,使调节器简单 (2)高阶系统的降阶处理 (3)低频段大惯性环节的近似处理 3.3.3 按工程设计方法设计转速、电流反馈控制直流调速系统的调节器 双闭环系统动态结构图: (一)电流环结构的简化 (2)小惯性环节的近似处理 (3)上述简化处理条件? I、小惯性环节的近似处理条件 (二)电流调节器结构的选择 电流环的开环增益 (三)ACR的参数选择 (四)电流调节器的实现 2. 转速调节器的设计 (一)电流环的等效闭环传递函数 设电流环已校正为典I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储能技术-全套PPT课件.pptx
- 高中高考备考经验课件.pptx VIP
- 黄精种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写作范文.doc VIP
- 项目2 2.3 植物根&茎&叶的形态与结构观察(课件)-《植物生产与环境》(高教版第4版)同步精品课堂.pptx VIP
- 项目2 2.3 植物的营养器官(4)(课件)-《植物生产与环境》(高教版第4版)同步精品课堂.pptx VIP
- 教学副校长在全体教师大会上发言:听好每一节课,走好专业每一步.docx
- 磁力泵试题及答案.docx VIP
- 一种利福霉素S-Na盐的合成方法.pdf VIP
- 项目2 2.3 植物的营养器官(3)(课件)-《植物生产与环境》(高教版第4版)同步精品课堂.pptx VIP
- WHO《数据完整性指南》2021(中英文对照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