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重要病毒的简介教材.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腺病毒耐酸,故能通过胃肠道而继续保持活性,这为口服腺病毒载体的研制提供了方便,许多腺病毒就是从人和动物的粪便中获得的。无囊膜,对有机溶剂不敏感,但在丙酮中不稳定。腺病毒在-20℃时可长期存活,56℃加热可灭活。适宜pH为5~6,pH值在2以下或10以上均不稳定。 E1B蛋白的主要功能是防止细胞凋亡,调控晚期基因的表达。 19K与细胞Bcl-2基因(抑制细胞凋亡)的表达产物同源,可以通过灭活和清除Bax家族成员来防止细胞发生凋亡或坏死。 E1B 55K基因产物可以下调p53基因(刺激细胞凋亡)的转录水平,当然这种调节功能不是绝对的,其他一些腺病毒基因(如E4 orf6)也参与了这一过程。另外,E1B 55K基因产物干扰细胞mRNA从细胞核释放。 复制过程中形成ssDNA的中间形式。 三、对宿主的防卫逃逸 从病毒入侵到释放出新病毒需要2天,较慢,容易受到宿主免疫攻击。 腺病毒1/4基因用于对付宿主免疫系统。 1、防止细胞凋亡: E1B19K与细胞Bcl-2基因(抑制细胞凋亡)的表达产物同源,可以通过灭活和清除Bax家族成员来防止细胞发生凋亡或坏死。E1B 55K基因产物可以下调p53基因(刺激细胞凋亡)的转录水平。 2、加速病毒释放: E3基因的产物之一11.6Kd,由于可以在病毒感染的晚期裂解细胞并释放病毒颗粒而被称为腺病毒死亡蛋白(ADP,adenovirus death protein)。 3、破坏干扰素系统:没有囊膜,不刺激干扰素产生;E4 orf3 VA RNA是一些由腺病毒转录的非翻译RNA,为“诱捕”RNA分子,结合PKR(宿主蛋白激酶),使该蛋白失活,关闭干扰素的产生。 (病毒利用DNA基因组的双链进行mRNA转录,会出现dsRNA) 4、躲避杀伤性T细胞: E3-19K蛋白可以在内质网上与MHC-I类分子的重链结合阻止其转运到细胞表面,并且可以延缓MHC-I的表达。 5、躲避天然杀伤细胞:E3基因编码的RID蛋白结合腺病毒感染细胞的死亡受体( Fas ),将其从细胞表面移走,并监督其被破坏。作为弥补,E3-14.7K蛋白可以干扰来自死亡受体的信号—以防RID蛋白出现遗漏。 天然杀伤细胞和杀伤性T细胞都有两种方式杀伤细胞:⑴通过其表面的蛋白插入靶细胞表面的死亡受体,诱导细胞凋亡,杀死靶细胞; ⑵将颗粒酶注入靶细胞(还没有任何病毒进化出对付颗粒酶的方法) 6、利用自己的DNA聚合酶,腺病毒可以产生抗原漂变。 在病毒性疾病中,有些为自限性感染,即感染后病程较短,随体内病毒被迅速清除而痊愈。如甲型肝炎、戊型肝炎、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病毒性胃肠炎等等。 有些则为慢性感染,感染后病程长,病毒能在体内较长期存在,病情呈慢性进行性发展,如慢性乙型肝炎,艾滋病等。 病毒性疾病的病症与病毒的侵入途径密切相关;而与病毒有无包膜及病毒结构无明显关系。 由口咽途径侵入的病毒无论属RNA或DNA还是有无包膜,大多为自限性疾病;经体液和血液传播的人类病毒性疾病,易形成持续感染。即使同种病毒由于侵入途径不同,其病毒感染状态也不相同 。 这类病毒的核酸由于在病毒包装时包装了双链中的一条,因此,不同病毒粒子中的ssDNA极性可能不同。总的来说,自主型的病毒中,其核酸倾向于一种类型,即与mRNA互补的一类;而依赖型的病毒中,两种极性的核酸各占一定的比例。 自主型:这类病毒只有当寄主细胞处于核酸合成期(S期)才能复制,因为此时细胞内存在有许多细胞分裂所需的酶可被病毒利用,病毒本身仅仅提供一个模板核酸。这类病毒独立地侵入寄主细胞,不需要辅助病毒,仅凭寄主细胞的酶即可以复制,故称之为自主型。 缺陷型:依赖性病毒属属于此类。这类病毒侵入寄主细胞后,即使寄主细胞处于S期也不能复制,因为它们缺少某种特异的酶,必须依靠另一种病毒,即辅助病毒(如腺病毒)来提供,因而成为缺陷型。 由P4启动子驱动的两个转录体分别编码NS1和NS2,第三个转录体由P38启动编码外壳蛋白。其中NS1和NS2首先合成,它们调控其他基因的表达。这两种蛋白都是磷酸化的,NS1作为反式激活蛋白可激活P4和P38,其功能基团位于C端的129为氨基酸残基。有效的DNA复制和mRNA翻译都需要NS2的参与。capORF编码外壳蛋白Vp1和Vp2,蛋白酶降解Vp2产生主要外壳蛋白Vp3。 在细胞质液体中解开dsRNA很困难,而亚病毒颗粒内并非液体,dsRNA很容易解开,转录的mRNA通过

文档评论(0)

花仙子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