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质性肺疾病最新进展教材.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间质性肺疾病最新进展 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 ILD 定义 间质性肺疾病是一组不同病因,侵犯肺泡壁、肺泡腔,可发展为弥漫性肺间质纤维化的一组疾病,最终可导致呼吸衰竭。 由于病变侵犯了肺泡上皮细胞、肺泡腔肺实质,故有学者提出此类疾病称之为弥漫性实质性肺疾病更为合适。 肺 肺实质 肺间质 各级支气管和肺泡结构 细胞+细胞外基质 间叶细胞 炎症细胞 免疫细胞 基质 纤维成分 病因与分类(一) 明确病因的DPLD: 肺间质疾病约包括有200多种不同疾患,明确病因者约占有1/3 吸入无机粉尘、职业因素:二氧化硅----矽肺、石棉、煤、铍、硝酸、硫酸、二氧化硫、氧中毒等 放射性肺损伤:放射性肺炎 感染:病毒、细菌、寄生虫等,如普通嗜热放线菌属、嗜热念珠菌等所致农民肺、空调肺等 药物:如博莱霉素、乙胺碘呋酮 病因与分类(二) 特发性间质性肺炎 (IIP): 特发性肺纤维化(IPF)/寻常型间质性肺炎(UIP) 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NSIP) 隐源性机化性肺炎(COP)/机化性肺炎(OP) 急性间质性肺炎(AIP)弥漫性肺泡损伤(DAD) 呼吸性细支气管炎伴间质性肺疾病(RB-ILD)呼吸性细支气管炎(RB) 脱屑性间质性肺炎(DIP) 淋巴细胞间质性肺炎(LIP) 病因与分类(三) 肉芽肿性DPID:如结节病、韦格内( Wegener’s)肉芽肿、外源性变应性肺泡炎 其他少见的DPLD:肺泡蛋白沉着症、肺出血-肾炎综合征、慢性嗜酸性细胞肺炎、特发性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 各种致病因子作用于肺泡 肺泡炎 肺间质纤维化 肺泡结构破坏 活化的肺泡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和T淋巴细胞所释放的各种炎性介质和诱导的酶类在上述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中性粒细胞型肺泡炎 淋巴细胞型肺泡炎 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 研究进展 生物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疾病易感性标志物 1、多个基因的突变与家族性肺纤维化和散发性IPF相关: a、端粒酶的突变p1:端粒酶逆转录酶(TERT)基因,TERT基因内含子2(rs2736100)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IPF明显相关,TERT基因的变异可能导致散发性IPF的发病风险增加。 b:肺组织中黏蛋白5B(MUC5B)的表达:肺组织中MUC5B表达的紊乱可能参与肺纤维化的发病 诊断标志物 Ⅱ型肺泡细胞表面抗原(KL-6) 表面活性蛋白(SP)一A、SP.D、基质金属蛋白酶 蛋白(MMP).MMP-7和YKL-40 疾病活动性标志物 AElPF与血液中KL-6增加相关联, a一防御素的增加 纤维细胞数的增加 (KL-6、SP-A和MMP一7可以作为肺泡上皮细胞损伤的标记) 预后标志物 高浓度的KL-6可以预测IPF生存率 血清CCLl8浓度增高的患者病死率明显增高; 血清sP-A、sP-D的浓度与病死率之间相关性 BALF中YKL-40的水平:具有较高YKL-40水平者生存率明显低于那些较低的患者 血浆中高浓度的MMP-7、ICAM一1和IL一8对两组患者较差的总体生存率具有指示性 纤维细胞数 外周血CD4T细胞 特发性肺纤维化药物治疗 1.糖皮质激素:没有临床证据支持糖皮质激素治疗IPF的有效性, 2.免疫抑制剂:免疫抑制剂(如硫唑嘌呤和环磷酰胺)生存状况无差异。 3.抗纤维化药物:无显著性差异。 4、吡啶酮类化合物:延长生存时间。 5、抗氧化剂:乙酰半胱氨酸(NAC)是谷胱甘肽合成的前体,可在体内转化为谷胱甘肽,乙 酰半胱氨酸(NAC)可改善肺功能,但死亡率无差异。 6.抗凝剂:华法林。血浆D一二聚体水平与AEIPF患者的病死率相关,抗凝治疗对IPF 患者生存有益。 7.干扰素:对IPF患者有益。 8.内皮素受体拮抗剂:波生坦(内皮素-1(ET-1) 9。酪氨酸激酶阻滞剂:伊马替尼无明显差异性, BIBFll2(提示该药有望用于IPF的治疗 等等。 目前唯一被部分国家批准用于IPF治疗的药物:吡非尼酮 IPF药物治疗的决策 最新指南对IPF的治疗强不推荐(绝大多数患者不应当应用): 单用糖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与免疫抑制剂联合治疗、环孢素A、秋水仙碱、IFN一1lb、波生坦、依那西普等; 弱不推荐(多数患者不应当应用,少数患者可能是合理的选择): NAC和硫唑嘌呤及糖皮质激素联合治疗、单用NAC、抗凝药物、吡非尼酮等 最新的两个临床研究结果显示NAC和硫唑嘌呤及糖皮质激素联合应用、抗凝药物增加IPF患者死亡风险。 临床治疗方案 临床医师制定治疗方案时应当重点考虑: (1)阻止或减慢疾病进展; (2)减轻症状; (3)处理疾病相关的并发症。 治疗进展 应注意以下几点: (1)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不应再作

文档评论(0)

花仙子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