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六章 市场转型的经 济社会学分析 第一节 市场转型研究的渊源 市场转型研究的兴起有着深层原因 1、世界政治格局变化 2、生产力的迅速提高,人口急剧增加 3、大学系统在世界各国的发展 区域研究(英语:area studies)是主要以国家规模的区域为对象,在注意各地区的共时性的同时,注意地区的特色并比较其他地区,广泛研究该地区的政治、经济、产业、法律制度、社会、文化、民俗的学科。通常认为区域研究的发祥地是美国。战后美国与世界全体的关系加强,但之前美国因门罗主义的影响,美国对中南美以外的第三世界的了解较为有限。因此美国为推进其世界战略需要大量的知识和信息,美国也因此投入巨资培养亚洲问题和非洲问题的专家。因这些地区的情况无法简单的西洋知识来分析,因此除了旧有的经济学、法学、历史学之外,也常用人类学和民族学的成果及手法等学际性手法分析。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对东方社会主义国家的社会制度的研究,一直是西方学术界一个引人注目的领域。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国家经济、政治和社会改革的进行,加入这一研究领域的学者在不断地增多。这当中既有现实社会需求的因素,也体现了一种学术界寻找新的灵感源泉的努力。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一领域本身,也正在出现种种引人注目的变化,尤其是其研究范式的变化。 美国哈佛大学的沃尔德(Andrew G. Walder)教授在1987年出版的《共产主义的新传统主义》(Communist Neotraditionalism)一书中,最早提出了西方学术界中关于研究社会主义国家的三种基本范式的概括性表述,不过他当时还没有使用范式一词,而将其称之为关于共产主义社会的三种形象,即极权主义的形象、群体论的形象以及“共产主义的新传统主义的形象”。 在1989年出版的由斯达克(David Stark)和维克多·倪(Victor Nee)主编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重建》(Remaking the Socialist Economic Institutions)一书中,两位主编写了导论性的一章,题目就是《走向对国家社会主义的制度分析》。他们对有关范式的转换做了进一步的讨论,第一次明确地将第三种范式称之为“新制度主义的范式”,同时将第二种范式冠之以现代化理论的范式。在1992年出版的《中国季刊》(China Quarterly)中, 娜·哈尔本(Nina P. Halpern)从政治学的角度对有关研究范式的变化进行了回顾,哈尔本对范式的演变问题得出了大体同样的结论。 第一节 市场转型研究的渊源 研究社会主义社会的三种基本范式 1、集权主义的研究范式 这种范式强调全球性的意识对垒,强调列宁主义政党的作用,强调领袖人物个人的影响力。其基本观点是:列宁主义的政党对整个社会实施总体性控制,控制的手段是全面的专政和政党支配下的等级制。国家与社会的边界不复存在,很难存在自主性的社会制度和社会过程。 这种研究范式虽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就已经存在,但当时主要是应用在对德国法西斯主义的研究,只是偶尔在研究社会主义苏联的时候使用这种研究范式。将这种研究范式普遍应用于对社会主义国家的研究,大体是在50年代;到了60年代的时候,这种研究范式已经有了相当广泛的影响。 当时第二次世界大战刚刚结束,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正处于剑拔弩张的冷战状态。经济的竞争、军事的对峙、意识形态的互相攻击,构成了那个时代的中心内容。正是在这样的一种基本背景之下,极权主义成为西方学术界研究东方社会主义国家的一种占支配地位的研究范式,而这种范式也就不可避免地带有浓厚的意识形态的色彩。 2、现代化理论或多元群体理论的研究范式 在革命取得胜利后,社会主义社会就必须致力于经济增长,这种增长要求实现工业化和引进西方的先进技术,而工业化和现代化又要求一套相应的现代价值观和制度。这与革命热情、自上而下的动员以及全面性的控制是不相容的。因而社会主义面临着两难问题,即乌托邦式的革命目标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由此,西方学者在研究社会主义社会时,把趋同论视为描述社会主义社会的制度和结构变迁的逻辑。 在有关研究社会主义国家范式演变的讨论中,在称谓上分歧较大的是对第二种研究范式。对这种研究范式,斯达克和维克多·倪将其称之为现代化理论的范式,沃尔德将其称之为群体论的范式,简·奥伊在《当代中国的国家与农民》一书中将其称之为利益群体的范式,也有人将其称之为多元主义的范式。但尽管如此,从其论述的基本内容,无论是利益群体的范式,还是多元主义的范式,都是以现代化理论为基本的基础的。实际上,从60年代开始,现代化问题已经成为整个西方社会科学界的主要话题。 从极权主义范式向现代化理论范式的转变,也与当时的时代背景有直接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正方体的11种展开图--A4直接打印版.docx VIP
- 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管理及维护技术PPT课件.pptx VIP
- 【中职】高教2023版 世界历史第2课 古代希腊罗马 PPT课件.pptx VIP
- DB32_T4725-2024池塘养殖尾水生态处理技术规范.pdf VIP
- Kaierda凯尔达 KC20机器人操作说明书.pdf VIP
- 第四章陈述性知识课件.ppt VIP
- 锚固剂参数、规格与安装说明.doc VIP
- 2025年安徽省第七届粮食行业职业技能大赛(粮油保管员赛项)备考试题库资料(含答案).pdf VIP
- “巴渝工匠”杯重庆市粮食行业职业技能竞赛_(粮油)仓储管理员备赛试题库资料(含答案).pdf
- 最新锅炉工资格完整考试题库必背100题(含答案) .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