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函授08土木工程(升)《工程结构抗震》A卷叶倩开卷
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地震烈度:是指某一区域的地表和各类建筑物遭受某一次地震影响的平均强弱程度。
2.拟静力法:拟静力法是一种用静力学方法近似解决动力学问题的简易方法其基本思想是在静力计算的基础上,将地震作用简化为一个惯性力系附加在研究对象上,其核心是设计地震加速度的确定问题。
3.建筑抗震危险的地段:地震时可能发生滑坡、崩塌、地陷、地裂、泥石流等及发震断裂带上可能发生地表位错的地段
4.地震影响系数:它是单质点弹性体系在地震时的最大反应加速度与重力加速度的比值。
5.地震波:是指从震源产生向四外辐射的弹性波
二、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
1.什么是多道抗震防线?
答:结构的抗震能力依赖于组成结构的各部分的吸能和耗能能力,在抗震体系中,吸收和消耗地震输入能量的各部分称为抗震防线。一个良好的抗震结构体系应尽量设置多道防线,当某部分结构出现破坏,降低或丧失抗震能力,其余部分仍能继续抵抗地层作用。
2.什么是场地?怎样划分建筑场地的类别?
答:建筑场地是指建筑物所在地,在平面上大体相当于厂区、居民点和自然村的区域范围。《抗震规范》中采用以等效剪切波速和覆盖层厚度双指标分类方法来确定场地类别。
3.什么是纵波、横波及各自的特点?
答:纵波在传播过程中,其介质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前进方向一致。其特点是周期较短,振幅较小。
横被在传播过程中,其介质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前进方向垂直。其特点是周期较长,振幅较大。
4.哪些结构需要考虑竖向地震作用?
答:1)高耸结构、高层建筑和对竖向运动敏感的结构物;
2)以竖向地震作用为主要地层作用的结构物,如大跨度结构、水平悬臂结构
3)位于大震震中区的结构物,特别是有迹象表明竖向地震动分量可能很大的地区的结构物。
三、计算题:(每题20分,共60分)
1.单质点结构体系如图示。当1kN水平力作用于柱顶时,柱顶产生的侧向位移为0.05mm;已知重力荷载代表值G=1500kN,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为0.16,特征周期为0.4s。试计算该体系的底部剪力。(13分)
(提示:)
解:
底部剪力
2.某单跨三层框架,各层层高均为3m,框架柱的尺寸均相等,各层的重力荷载代表值均为1200kN,已知结构的基本自振周期为0.4s,场地特征周期为0.3s,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试用底部剪力法计算第二层左侧柱子的地震剪力。
3.某三层钢筋混凝土框架,底层层高4.0m,二、三层层高均为3.0m。集中于楼盖和屋盖处的重力荷载代表值分别为G1=G2=2000kN,G3=1500kN。各层侧移刚度分别为D1=D2=3.6×104kN/m,D3=1.8×104kN/m。试求该框架结构的基本自振周期。
(提示:T1=1.7,=0.7)
2009 ~2010 学年第 二学期 课程名称 工程结构抗震答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亲测联想打印机LJ2400清零最简单的方法.doc
- 人教山西省农业大学附属中学2012-2013学年七年级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
- 人教板语文九年级二模考卷.doc
- 人教版2006年中考试题物质的构成.doc
- 人教新课标版(2012教材)初中八上第六章质量与密度单元测试1.doc
- 人教版8年级物理下册欧姆定律与电功率练习题4.doc
- 人教版_九年级_化学燃烧和灭火(上课).doc
- 人教版中考化学章节复习第7单元燃料及其利用.doc
-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中考第一轮复习实验基本操作复习学案.doc
- 人教版五年级下第六单元《众数》教案.doc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6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检测) (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3讲 酶和ATP(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8讲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