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跨国公司与直接投资 导论 跨国公司与直接投资 任课教师:王健(复旦大学世界经济系) 答疑时间:周四下午13:00-15:00,经济学院办公楼626室 联系电话mail:wangjian.fes@fudan.edu.cn 教学内容 第一章 跨国公司概述 第二章 国际直接投资概述 第三章 直接投资理论与政策 第四章 贸易与投资一体化 第五章 公司内贸易与技术转移 第六章 发达国家直接投资 第七章 发展中国家直接投资 第八章 跨国公司与中国 课程设置 考核形式:出勤+小作业+期末考试(闭卷) 比例:出勤20%,小作业20%,期末60% 试卷结构:是非题20%,简答题30%,分析题30%,论述题20% 课件下载:VCamps 教材和参考书目 教材:张纪康,《跨国公司与直接投资》,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 参考书目 万晓兰、汪威毅,《跨国公司新论》,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年。 教学目的 为什么要研究跨国公司和直接投资? 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理论发展? 贸易和投资一体化?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FDI情况? 跨国公司为什么要来中国投资? 中国企业为什么要走出去? 2006年《财富》世界500强排行中国23家企业入选 案例一:青岛海尔 走出去 海尔的发家史 海尔集团是从一个濒临倒闭的生产电动葫芦的集体小厂发展起来的。1984年1月1日,青岛东风电机厂和青岛工具四厂合并成立青岛电冰箱总厂,这即是海尔集团的前身。经过20年的发展,海尔集团已经从当年亏损147万元的集体小厂,发展成为年销售收入达600多亿元的全国最大的家电企业集团。 海尔的成就 1997年,美国《家电》杂志公布全世界范围内增长速度最快的家电企业,海尔超过GE、西门子等世界名牌,名列榜首。 在2001年第2期美国《家电》杂志公布的世界家电行业十强排行榜上,海尔集团名列第九位。被美国《家电》杂志列为全球家电十强的,有三家美国公司、两家欧洲公司和四家日本公司,其中美国惠而浦公司名列榜首。 2004年,海尔全球营业额突破1000亿元。2004年,海尔蝉联中国最有价值品牌第一名,品牌价值高达616亿元。2004年1月31日,世界五大品牌价值评估机构之一的世界品牌实验室编制的《世界最具影响力的100个品牌》报告揭晓,中国海尔唯一入选,排在第95位,实现中国品牌零的突破。 1999年12月7日,英国《金融时报》评出“全球30位最受尊重的企业家”,海尔首席执行官张瑞敏荣居第26位。2004年8月美国《财富》杂志选出“亚洲25位最具影响力的商界领袖”,张瑞敏排名第六位,是入选的中国大陆企业家中排名最靠前的。 海尔模式在哈佛大学和南加州大学、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法国的欧洲管理学院、日本神户大学等七所商学院共做了16个案例,涉及企业兼并、财务管理、企业文化方方面面,特别是颇具权威的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为海尔做的市场链案例已被纳入欧盟案例。 2002年3月4日,海尔在美国纽约中城百老汇购买原格林尼治银行大厦这座标志性建筑作为北美的总部,海尔已经在美国树立起本土化的名牌形象。 2003年8月20日,海尔霓虹灯广告在日本东京银座四丁目这一黄金地段点亮,这是中国企业第一个在东京银座竖起的广告牌,也成为中国企业在海外影响力上升的标志。 海尔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从1984年12月到1991年12月。 在这一阶段,海尔以名牌战略为核心,以质量管理为切入点,坚持实施精细化、零缺陷的高质量标准,实现了产品质量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的目标。 在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初,中国电冰箱市场增长很快。当时全国有100多个牌号的冰箱参与市场竞争,许多企业面对旺盛的市场需求,盲目扩大规模,追求产量,导致产品质量参差不齐。海尔认为,要在市场竞争中后来居上,脱颖而出,必须从抓质量入手,生产出世界一流的冰箱,创出冰箱行业的中国名牌。 海尔以砸冰箱的方式来对待冰箱质量上的哪怕是非常细小的毛病,以让全体职工牢固树立零缺陷的质量意识; 同时,采取全面质量管理和“日清日高”等一系列现代化的管理方法,确保产品质量达到国际标准。 1988年,海尔获得了我国冰箱行业第一枚质量金奖——“国家优质金奖”;1990年获得了“国家质量管理奖”;1991年获得了全国首批“全国十大驰名商标”称号。 在1992年6月德国权威机构对本国市场各种冰箱质量的检测中、海尔冰箱以8个“十”获全优,取得了第一名,而海尔集团技术引进的伙伴——德国利勃海尔的产品以7个“十”屈居第二。海尔对产品质量的高度重视和常抓不懈,使海尔冰箱至今仍然保持全国冰箱质量第一名的纪录。 第二阶段是从1992年1月到1998年12月。 这一阶段,海尔实施多元化发展战略,按照“东方亮了再亮西方”的方针,做好一个产品,再做另一个产品,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