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专题十:古诗词阅读鉴赏(讲义)
讲义整理人:杨光秀
考纲点击
一、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
二、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即是从内容、形式、思想内容三方面入手解答题目
考情分析——近年来高考诗歌命题的特点
1、诗的体裁为五、七言格律诗,词、曲则为小令(其他可考性不大);
2、多为名家名篇,名篇中往往有名句(太偏、太怪者可考性不大);
3、试题切入角度小,但以对全诗的理解为基础,且离不开景、情、境;
4、文字浅易,抒发的是人之常情,如山水情故园情、别离情等;
5、艺术技巧均为常见技巧,大都是其他文学作品所共有的而学生在学习中又接触过的技巧。
考情分析——诗歌鉴赏中失分严重的原因
1、答题不规范,不会使用鉴赏术语。 2、漏掉某些答题要点,不能拿满分。 3、只能“意会”而不能有效地“言传”。
方法指导——诗歌鉴赏的五步程式
1、先读全诗分类别(知题材,定主旨)2、后半部分找中心(后半部分多为主旨所在)3、前半部分寻意象(前半部分多为写景 )4、详读全诗五必看1)必看题目(常常是诗眼或中心事件)2)必看作者(了解作者,知人论世)3)必看注释(有时答案便在其中)4)必看名句(中心、诗眼常常在此)5)必看题干(看清要求和指向性)5、回头审视析手法(表达方式、抒情手法、修辞手法、描写手法等)
方法指导——把握诗歌鉴赏的八个切入点
一、从题目切入(见教材194、109)
题目是诗歌的眼睛。古诗的题目往往有以下作用:
1、能揭示诗歌写作的时间、地点、对象、事件、主旨等;
2、交代写作的缘由或目的,暗含情感。
3、奠定诗歌的感情基调。
4、揭示诗歌的线索。
5、表明诗歌的题材。
6、暗示诗歌的表达技巧。
古诗的题目往往能揭示诗歌写作的时间、地点、对象、事件、主旨等,是解读诗歌的重要切入点。从题目切入,可以帮助我们迅速准确地理解诗歌。
春夜洛城闻笛(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东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题中的“闻笛”不可忽视。全篇四句,前三句全写笛声,这笛声把读者引到一个美妙的音乐世界,其中“暗飞声”、“满洛城”写出了笛声的韵味,“闻折柳”则写出了笛声的内涵,末句“故园情”写出了“闻笛”的感受。抓住题中“闻笛”,笛声“折柳”的内涵也便迎刃而解了。
过香积寺(王维)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题中的“过”与孟浩然《过故人庄》的“过”相同,意谓“访问”“探望”。诗题的显性的信息就是探访著名香积寺院。诗中描写的重点就是在深山密林中的所见所闻,最后流露出的“安禅制毒龙”的佛学情感也是由探访而来的。
《约客》,题目交待了事件背景,让我们能够在约客未到的特定情景中去感悟诗人的失落和孤寂。
《月夜忆舍弟》,题目既交待了时间(月夜),又表明了情感(忆),再加上特殊的人物关系(舍弟),让我们在未读诗句时,就已经明白了诗歌的情感主旨——思念。
二、从注释切入(见教材198、112)
(关注:教材“注释的作用”)
命题者在试题中作注释,或注释词语,降低难度。如2004年高考全国卷之四:
江城子
五代·欧阳炯
晚日金陵岸草平,落霞明,水无情。六代繁华,暗逐逝波声。空有姑苏台上月,如西子镜照江城。
【注】姑苏台:吴王夫差与宠妃西施长夜作乐之地,原址在苏州市西南姑苏山上。
这首词明写眼前实景,暗寓历史沧桑。词中“水无情”“空有姑苏台上月”两句含有深意,试结合全诗加以赏析。
参考答案:
“水无情”明写落日余辉中金陵城外长江浩荡东去的景色,暗指六朝帝王被历史无情地淘汰,他们荒淫豪奢的生活一去不复返。“空有”明写六朝繁华已去,只剩月亮高挂,暗寓警示后人不要重蹈覆辙之意。
三、从意象、意境切入(见教材207、119)
意象,是诗中熔铸了作者思想情感的事物。简单的说,意象就是意中之象,是客观物象经过诗人的感情活动而创造出来的独特形象,是一种富于更多的主观色彩、迥异于生活原态而能为人所感知的具体艺术形象。
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
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断肠人”等就是意象。
“意” 即主观情感, “象”即客观物象(如山川草木等)。意象是诗歌写作的焦点,是诗歌艺术的精灵。有意象就有诗味,无意象就无诗味。因此诗歌的写作既忌有意无象,也忌有象无意。如:
“天才与勤奋作伴
成功与刻苦相连
不要期待幸运
也不要坐等明天
听天由命,是懒惰者的信条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