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功率机械效率复习课讲述.ppt

  1. 1、本文档共3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本单元复习课在中考所占分量 考查10项要求“理解”的内容: 1.通过实验探究,理解密度的概念。 2.通过实验探究,理解物体的惯性。 3.通过实验探究,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 4.结合实例,理解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5.结合实例,理解功的计算公式:W=FS。 6.结合实例,理解功率的概念。 7.结合实例,理解什么是机械效率。 8.通过探究,理解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电压的规律。 9.通过探究,理解欧姆定律。 10.理解电功率和电流、电压的关系。 有一口10m深的枯井,请问:(1)一个重2N石块从枯井的井口掉入深10m的井底,重力做的功为多少?重力势能与动能的变化如何?重力势能为0的位置如何选取?选取的标准是唯一的吗?(2)用一根细绳将重2N石块系住,匀速将石块从井底拉至井口处,求拉力所做的功是多少? (2010年河南)如图7所示,用F=50N的水平拉力,通过一个 动滑轮, 使重为200N的物体A水平向右匀速移动了3m,在这 个过程中( ) A.拉力F做了l50J的功 B.拉力F做了300J的功 C.重力做了600J的功 D.重力做了1200J的功 如图所示,甲、乙两人将一木箱从一楼抬上三楼,甲对木箱做 的功______ 乙对木箱做的功(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王小虎同学听到上课铃响了,他一口气从一楼跑到三楼,所用 时间为10秒。那么他上楼过程中,克服自己重力做功的功率最 接近下面那个值( ) A.3W B.30W C.300W D.3000W 定滑轮的作用:改变力的方向 动滑轮的作用:省力或改变力的方向 滑轮组的作用:更省力及改变力的方向 斜面的作用:省力 杠杆的作用:省力或省距离 例题5:小勇用如图所示滑轮组拉着物体匀速前进了0.2m,若物体与地面的 摩擦力为9N,则他克服摩擦所做的功是多少? 如果小勇对绳的拉力F=4N,该滑轮组的机械 效率为多少? 如图所示,斜面长5m,高1m,工人用沿斜面 方向400N的力把重1600N的集装箱匀速推到车上, 推力对集装箱做的功是 J,斜面的机械效率 是 。 如图所示,是上海世博会的核心建筑——中国国家馆,它的四根支撑巨柱 矗立在超大规模的地基上,钢结构从柱高30m处居中升起,层叠出挑,呈 拱斗型,成为凝结中国元素、象征中国精神的雕塑感造型主体——东方之 冠。如果每块实心钢板的质量为3.95× kg。(g=10N/kg) (1)求每块钢板的体积。 (2)在吊装前,若每块实心钢板与地面的接触面积是0.25 , 求它对地面的压强。 (3)若吊车效率为,把一个质量为m的密封板,从地面匀速 升高h,吊车的功率为P,求吊起该物体所用时间。(用字 母表示) (09年襄樊)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在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时,他们用 弹簧测力计拉着小车沿斜面向上运动,收集了下表中的实验数据: (1)分析上表中的数据得出:当斜面 时,越省力。 (2)分析上表中的数据还可得出:当斜面 时,斜面的机械效率最大。 (3)该小组又做了第4次实验:他们在斜面上铺上棉布,使斜面变粗糙,保持 斜面高和长分别为0.5m和1m,用弹簧测力计拉着这个小车沿斜面向上做匀速 直线运动,读出这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4.5N,则他们测出斜面的机械效率 为 。把第4次与第 次的测量结果相比较,才能得出:当斜面越粗 糙时斜面的机械效率越小。 某社区服务小组帮小明的爸爸将一重为1000N的建筑材料匀速运送到6m高的楼上,站在楼上时,一个人可产生的平均拉力为150N。善于学以致用的小明买来一个重100N的滑轮和一根足够长的绳子,用图所示的动滑轮将建筑材料拉到楼上。如果不计绳重和摩擦,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需要4人,机械效率为91% B.需要4人,机械效率为83% C.需要3人,机械效率为91% D.需要3人,机械效率为83% 在10项要求“理解”的内容中占了4项还多! 定义:物体所受的力与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距离的乘积。 单位:焦耳(J) 一、功 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1)有力作用在物体上; (2)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 计算公式: W=FS(定义式) W=Pt(导出式) 以下三种情况下力对物体不做功 (1)有力没距离。有力作用在物体上,但物体在力的方向上 没有移动距离。如:推车没有推动、搬石头未搬起等,叫”劳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阿里山的姑娘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