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病人的护理解说.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十章传染病的护理 第七节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病人的护理 每年12月1日世界爱滋病日 主 要 内 容 一、概 述 概 念: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简称艾滋病,HIV),是由人免疫缺陷病毒引起的慢性致命性传染病。临床上有明显的后天获得性免疫缺陷的表现,以发生各种机会性感染和恶性肿瘤为特征。本病预后不良,主要死因为机会性感染。 HIV特性:对酸、热和常用消毒剂敏感。 56℃ 30min、25%以上浓度的乙醇、0.2%次氯酸钠及漂白粉可使其灭活,但对紫外线和γ射线不敏感。 HIV侵入人体后破坏人的CD4+T淋巴细胞,机体细胞免疫功能受损。 二、护 理 评 估 (一)流行病学资料 传 染 源:病人和无症状病毒携带者,后者尤为重要。 传播途径:性传播(主)、血液传播、体液传播、母婴传播等。 人群易感性: 普遍易感,50岁以下青壮年居多,静脉药瘾者、同性和异性恋者、配偶一方是HIV感染者、多次接受输血或血制品治疗者以及父母感染HIV的儿童是高危人群。 (一)流行病学资料 流行特征: 局部地区和重点人群已呈高峰流行,我国现有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约65万,其中艾滋病病人约7.5万;2005年新发生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约6万~8万人。 (一)流行病学资料 询问病人有无与艾滋病病人或无症状病毒携带者的接触史,尤其注意性接触史、药瘾史或接受输血与血制品治疗史。 (二)身体状况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的临床表现 (二)身体状况 各系统的临床表现 肺部:以孢子虫病最为常见 消化系统:念珠菌、疱疹和巨细胞病毒引起口腔和食管炎或溃疡最为常见 中枢神经系统:机会性感染,HIV直接感染中枢神经系统 皮肤黏膜:肿瘤性病变,机会性感染 眼部:视网膜炎,眼部卡式肉瘤 (三)心理-社会状况 因艾滋病病情重且无特效治疗及预后不良,加之特殊的流行病学特征易遭受他人的歧视而产生恐惧、焦虑、悲观等心理。 (四)辅 助 检 查 (五)治 疗 要 点 至今艾滋病尚无特效治疗方法。目前多采取抗病毒、免疫、支持和对症治疗,同时积极抗肿瘤、控制机会性感染和预防性治疗等综合治疗。其中早期抗病毒治疗是关键。 (五)治 疗 要 点 抗HIV药物: 1. 核苷类四物反转录酶抑制剂:如齐多夫定、拉米夫定等,是本病的主要治疗药物 2. 非核苷类四物反转录酶抑制剂 3. 蛋白酶抑制剂 三、护 理 诊 断 及 合 作 性 问 题 社交孤立 与人免疫缺陷病毒病人实施强制性管理及易被他人歧视有关。 恐惧 与疾病折磨、缺乏特效治疗及预后不良有关。 活动无耐力 与人免疫缺陷病毒感染、并发机会性感染和肿瘤等有关。 三、护 理 诊 断 及 合 作 性 问 题 腹泻 与免疫能力低下引起胃肠道机会性感染有关。 潜在并发症: 各种机会性感染。 四、护 理 措 施 (一)一 般 护 理 隔离:血液隔离+保护性隔离措施,加强口腔及皮肤护理。 休息与环境:急性感染期和艾滋病期应绝对卧床休息;无症状感染期,可以正常工作;病室宜安静舒适、空气新鲜。 (一)一 般 护 理 饮食护理: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注意食物色、香、味,必要时静脉补充所需要营养和水分。 (二)病情观察 密切观察发热的程度,注意有无肺部、胃肠道、中枢神经系统、皮肤黏膜等感染的表现;监测各系统症状体征的变化;有无各种严重的机会性感染和恶性肿瘤等并发症的发生,以便及早发现,及时治疗。 (三)对 症 护 理 发热、咳嗽、呼吸困难等对症护理。 长期卧床者应定时翻身,防止压疮发生。 长期腹泻者做好肛周皮肤的护理。 若有呕 吐,给予止吐等措施。 (四)用 药 护 理 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可抑制骨髓的造血功能,可出现贫血,用药期间应遵医嘱定期检查血象。 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长期使用可出现耐药性。 (四)用 药 护 理 蛋白酶抑制剂:如沙奎那韦应餐后服用,英地那韦应餐前服用,奈非那韦应进餐时服用,若突然停药或换药时可出现反跳现象。 (五)心 理 护 理 1. 进行有效沟通,了解病人真实想法 2. 进行心理疏导,满足合理要求 3. 解除病人孤独、恐惧感 4. 与病人家属、亲友增加接触沟通的机会 (五)心 理 护 理 5. 不歧视病人,尊重人格,使病人正视现实 6. 建立自尊和自信 7. 面对现实,融入社会 (六)健 康 指 导 对艾滋病人及其家属的指导 机会性感染是艾滋病病人的常见死亡原因。 艾滋病的治疗方法、药物的使用方法、剂量和副作用及治疗的长期性。 (六)健 康 指 导 病人的日常生活用品应单独使用和定期消毒。 指导病人加强营养,其对疾病和康复的

文档评论(0)

阿里山的姑娘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