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上下.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 第一,民族危机加深,社会矛盾激化 1、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日益扩大 2、清政府横征暴敛,导致民怨沸腾 3、各界及人民的反抗斗争风起云涌 第二,清朝新政: 1、司法改革 《大清新刑律》 2、奖励实业 3、教育改革 废科举、新学堂、派留学 4、预备充实 1908年《钦定宪法大纲》 三民主义学说: 驱除鞑虏→民族主义→推翻满清贵族的统治→核心:夺权(民族革命) 创立民国→民权主义→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建权(政治革命) 平均地权→民生主义→反对土地所有制→共权(社会革命) 三民主义的评价(历史意义): 1) 新的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 2) 新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 3) 大力推动了辛亥革命的发展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辛亥革命涉及资产阶级领导的以反对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为目的的革命,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辛亥革命是中国人民为救亡图存、振兴中华而奋起革命的一个里程碑。 1) 辛亥革命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政府,是近代中国政治制度的伟大飞跃。 2) 猛烈冲击了封建思想,辛亥革命给人们带来一次思想上的解放。 3) 辛亥革命促进社会经济、思想习惯和社会风俗等方面发生了新的积极变化。 4) 辛亥革命推进了真心实业热潮的出现,为中国工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5) 辛亥革命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而且推动了亚洲各国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作为中国历史上的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宪法,它肯定了辛亥革命的成果,彻底否定了中国数十年来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肯定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和资产阶级民主自由原则,在全国人民面前树立起“民主”“共和”的形象。 Q:辛亥革命为什么会失败?它的失败说明了什么? A:表明: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没有能够救中国,先进国人需要进行新的探索,为中国谋求新的出路。 主观原因是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客观方面是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 主观原因最主要的体现在:第一,领导辛亥革命的民族资产阶级是一个在经济和政治上都十分软弱的阶级。所以,尽管其因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具有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要求,但在革命斗争中,却时常表现出明显的软弱性和妥协性,他们没有也不可能提出一个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第二,敢不敢放手发动广大工农群众,特别是发动占全国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是中国革命失败的关键之一。武昌起义前,资产阶级革命派发动和组织群众的工作,只限于党和新军这个狭小的范围,而没有深入到广大农民、手工业者中。武昌起义后,革命形势日益高涨,面对农民的反帝反封建斗争,资产阶级革命派此时却占到了农民的对立面,他们解散农民武装,直至农民战争。因此,他们在反对国内外势力的斗争中,得不到农民群众的支持,使自己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革命失败也是必然的。第三,辛亥革命缺乏一个组织严密、坚强有力的资产阶级革命政体,作为辛亥革命的领导者,同盟会未能胜任其实历史使命。 Q:为什么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具有革命性、民主性? A: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它充分肯定了辛亥革命的伟大成果,使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和民权主义思想在法律上得以实现。 第二,使民主思想进一步具体化,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民主愿望。 第三,从颁布的背景来看,是为了防范袁世凯的专制独裁,确保了中国走上民主政治的轨道。 Q:清末新政与当年维新变法的主要区别。 A:性质上不同。维新不仅学习西方资本主义,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还要求改革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实行君主立宪,反映了资产阶级参与政权的愿望和要求,新政不是资产阶级的政治改革运动,其目的是要强化现有的国家机器,讨好帝国主义。 新政的破产,“预备立宪”的骗局不仅使立宪派大失所望,也是统治集团内部因满汉矛盾和中央与地方矛盾尖锐 孙中山与资产阶级革命的开始: 弃医从政、立志救国→上书遭拒、思想觉悟→建立组织、策划起义→伦敦蒙难、声名鹊起 资产姐姐革命派的宣传与组织工作: 1) 涌现一些民主革命的思想家 2) 反清革命组织不断建立 3) 组建资产积极革命政党 Q:孙中山为什么让位于袁世凯? A:第一,南京政府的腰杆不硬 第二,袁世凯的阴险狡诈 第三,帝国主义对袁世凯的支持 第四,在革命高潮中附从革命 根本原因:资产阶级革命派自身的局限性,提不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纲领,没有发动和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参加革命,以至于没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没有一个统一坚强的领导核心,组织内部松懈,派系纷杂(软弱性、妥协性)。 Q:革命派在与改良派论战中是如何论述革命的必要性、正义性、进步性的? A:同盟会成立后,保皇派极度恐慌,大肆诋毁革命。1905年~1907年革命派与保皇派之间进行了一

文档评论(0)

宝贝计划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