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医学需要人情味
2012-06-21 07:22:26 来源: 新民周刊(上海) 有1149人参与 
7(7)
医生和患者关注的重点不同,患者很多的抱怨,其实都是因为这样的错位。医生的精力都用在研究病人的病理上了,没研究病人的心理,所以病人并不领情。
记者—黄 祺
做了50年医生,当了近20年上海中山医院院长,历经中国医疗体制大大小小改革,杨秉辉教授对中国医患关系的变化了然于胸。恐怕再难找出像他这样适合谈论中国医患关系的人,更加难得的是,在远离行政岗位后,他对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有着更加客观的认识。
在这样一位年逾七十,而又从未间断观察社会的老医生、老院长眼中,中国医患关系走向今天这样的局面,虽然存在众多历史的、社会的原因,但医疗体制和医学教育难辞其咎。
病人为何不领情?
《新民周刊》:每个去医院就医的患者,似乎都一肚子怨气,医生能够理解患者的感受吗?
杨秉辉:我在任的时候,患者投诉最多的情况是“我话还没说完,医生方子就开好了”。大多数医院都是这样的情况。我去问被投诉的医生,你为什么不让患者说完?医生说,他上周做过胃镜,连他胃里面都看到了,他说什么实在不重要了。我再去问患者,患者说,我家邻居是得胃癌死的,我今天来是想问医生这胃病会不会变成胃癌,他开的药我家里还有啊。
医生和患者关注的重点不同,患者很多的抱怨,其实都是因为这样的错位。医生的精力都用在研究病人的病理上了,没研究病人的心理,所以病人并不领情。
《新民周刊》: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错位?
杨秉辉:西方医学鼻祖希波克拉底有一句名言是“了解病人是什么人比了解他生什么病更重要”。医学不仅是一门科学技术,更是一个为人服务的行当。现在的医学教育,只教学生细菌、病毒、细胞、药理,很少教学生社会是什么样的、病人心态是怎么样的。医生不应该是纯粹的科学家,应该提倡医学人文精神,这一点是目前中国医学教育欠缺的地方。
有一个笑话说,国外一个医学团体访问中国后,笑谈中国的医学教育与兽医的教育是差不多的,兽医也教牛生了什么病,是什么细菌引起,用什么药。我们注重医学技术的方面,忽视了医学是为人服务的。
行政部门对医生的评价也是纯科学性的,只看医生论文有多少,论文的级别有多高。我认为,医生是应该做一些研究,但对他们的评价标准,不能跟对生命科学院的专家一样,他们的精力都在科研上,而医生的主要精力应该放在看病上的,我认为评价一个医生的好坏,最重要的是看他能不能服务好病人。
《新民周刊》:为什么说了解病人比了解疾病更重要?
杨秉辉:我给你讲一个真实的故事。多年前一位江西农村患者,风湿性心脏病拖了太久,变成严重的心力衰竭。从病情上看,他需要做一个心脏瓣膜置换手术,但由于他病情严重,手术的风险很大。这个患者到过很多医院看病,医院都不敢给他手术。后来到上海的某三甲医院,一名非常优秀的医生接收了他。这名医生认为,患者病情非常严重,不手术就只能“等死”,尽管风险大,还是要“搏一搏”。
患者对医生愿意手术感激不尽,跪下来磕头,说是终于找到救星了。他回老家凑够几万元手术费用,住进医院,接受了手术。手术后第三天,患者因心力衰竭而死亡。家属自然不能接受这样的结果,到医院大闹。他们认为既然你医生同意手术,就是一定能治好的,现在人死了,一定是医生的责任。
这位医生的技术是好的,他也是好意想要治好病人,但他没有考虑病人的背景,像这种高风险的手术,患者和家属是无法承担的。这个手术,可能不应该做。
另外还有一个可以作为对照的真实故事。有一年我带队到江西农村巡回医疗,遇到一名患心脏病的农村妇女。她的疾病是主动脉狭窄,她说经常感到胸口痛。我问她,这里的医生 是怎么给你治疗的。这名妇女告诉我,医生说,胸口痛的时候,就回家喝一碗糖水,喝了糖水就会好很多。
其实,糖水并不能治疗她的心脏病,但这名医生很聪明,胸痛一般总是在劳作时冠状动脉血供不足,患者回家喝糖水就是得到了休息,休息才是症状得到缓解的原因。像喝糖水这样的“缓兵之计”,对于这名妇女来说可能就是最好的治疗。
医学能做的,是对病人的照顾,包括心理的、社会因素的照顾。
《新民周刊》:越是大医院,矛盾似乎越多,这是什么原因?
杨秉辉:你到大医院看病,医生就有责任。你跟医生讲病情的时候,一定说得严重些,非常不舒服、难过死了。医生能不重视吗?重视了,就要检查,现在的科学发展到超声波能发现肝脏上0.5厘米的肿瘤,医生手摸怎么能摸出来。如果误诊,罪不可恕,尤其大医院。
所以,如果一个人说自己头痛,他去看神经科的专家,这个专家不敢不给他做CT,若检查不能确定病情,CT做完再做核磁共振,然后医生说“未发现明显病变”。过两天病人自己头也不痛了,对于患者来说,检查不是白做了吗?所以患者觉得多花了钱,医生多做了检查。但问题是你看了专家,他擅长脑肿瘤的治疗,当然要给你查清楚。
《新民周刊》:还有一种说法是,医生让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5中考政治(粤教版)专题测试:认清基本国情.doc
 - 2016年陕西青年职业学院单招模拟题(含解析).docx
 - 2016陕西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单招测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
 - 2017宁夏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解读:判断推理题中的浓浓人情味.docx
 - 1114070201 白雪莹 《边城》人情美.doc
 - Australia澳大利亚风土人情(英文版).ppt
 - LOL猴王悟空攻略 最高人气猴王肉型dps攻略.doc
 -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al Science英语演讲.ppt
 - zippo人气榜.doc
 - 阿依库勒乡小学开展“认清宗教极端思想的邪恶本质和严重危害”专题宣讲活动简报.doc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