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但丁在中国的百年回顾
内容摘要:但丁与《神曲》自 20 世纪初进入中国以来,确实受到人们的热烈追捧,然而
但丁在中国仍似有一种孤独,究其原因,除了社会文化的差异,最重要的还在于人们的接
受方式:评论者往往以主体自居,将但丁视为他者,裂之而贴以各种标签。但丁在中国亦
有知音,老舍便赞《神曲》为“灵的文学”,说“世界上只有一本无可摹仿的大书”,他
对《神曲》的评论对后来的研究者有着重要的启发。1980 年代后我国学界开始重新关注但
丁,也出现了一些有影响的研究成果,然而与同期国际学界的但丁研究相比,与我国学界
对世界文学许多重要作家诗人的研究相比,仍有相当大的差距。
关键词:但丁;《神曲》;接受;灵的文学
作者简介:姜岳斌,文学博士,浙江财经大学人文学院教授,主要从事中世纪欧洲文学研究。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新中国外国文学研究 60 年”【项目批号:09ZD071 】的
阶段性成果。
Title: Dante’s Acceptance in China
Abstract: Although Dante Alighieri has been warmly welcomed by Chinese readers, most people
still find that it is difficult to understand his Divine Comedy . What baffles the Chinese readers
is certainly the social and cultural gaps; however, the more important reason lies in the way
the Chinese critics accepted Dante, in which they naturally assumed the position of “self” and
regarded Dante as “the other”, so that they sculptured Dante according to their own imagination.
Lao She might be one of the few who understand Dante truly, yet his comments had long been
neglected. It was at the end of 1980s that the critics began to notice Lao She’s attitude and explore
Dante’s profound thoughts.
Key words: Alighieri Dante; The Divine Comedy; acceptance; literature of souls
Author: Jiang Yuebin, Ph. D. in Literature, is professor at School of Humanities, Zhejiang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Hangzhou 310018, China). His research focus is medieval
European literature. Email: senyu@126.com
中国学界对但丁的接受始于西方各国“但丁热”的尾声。始于 18 世纪德国的但丁研
究于 19 世纪中叶在欧洲形成热潮,这一时期的文学艺术大师如雨果、拜伦、巴尔扎克、
罗丹和革命导师马克思、恩格斯都信手拈来引用但丁,批判嘲讽资本主义制度及其社会罪
T S
恶,赞美但丁美好的社会理想;这一持久的但丁热潮在英国诗人 · ·艾略特的评论中达
到了顶点,他在 1929 年的小册子《但丁》中对但丁的诗人地位给予了崇高的评价。但丁
姜岳斌:但丁在中国的百年回顾 3
的影响进入中国后,也引起文学界的极大热情,陆续出现了钱稻孙、王独清、朱湘、傅东
华、王维克等人的但丁作品翻译,鲁迅、周作人、茅盾和老舍也在介绍欧洲文学时着重介
绍了但丁。新中国成立后,学界继承了新文化运动以来的译介成果,贡献了朱维基、钱鸿
嘉、田德望、黄文捷、张曙光、黄国彬等人翻译的《神曲》、《新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3.新闻采访的特点.pdf
- 3.新闻敏感与新闻价值.pdf
- 3.隐性采访的实施策略.pdf
- 4.第四讲:墨子与墨家哲学的形成.pdf
- 4.访问的展开和角度.pdf
- 4.如何培养观察能力.pdf
- 4.新闻敏感的培养.pdf
- 5.第五讲:老子与道家哲学的发生.pdf
- 5.如何开好座谈会.pdf
- 4《哈姆莱特》西方文学经典鉴赏.pdf
- 2025年无人机低空医疗物资投放社会效益报告.docx
- 2025年再生塑料行业包装回收利用产业链重构研究.docx
- 《AI眼镜周边产品市场机遇:2025年终端销售与需求增长洞察》.docx
- 2025年坚果加工行业深加工技术突破与市场拓展策略报告.docx
- 2025年通信芯片行业技术竞争与未来趋势报告.docx
- 《2025年生鲜电商配送冷链事故分析与预防措施》.docx
- 《商业航天融资新趋势2025民营卫星企业资本涌入估值分析市场动态》.docx
- 2025年能源绿色健康行业创新技术与市场应用报告.docx
- 2025年无人机低空医疗救援通信方案分析报告.docx
- 2025年烹饪机器人行业市场集中度分析报告.docx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