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隐性采访的实施策略.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九章隐性采访 第三节隐性采访的实施策略 • 1.树立“不得已而为之”的理念 • 2.在法律框架下进行 • 3.隐性采访的技术要求 1.树立“不得已而为之”的理念 • 南方日报报业集团 《预防新 闻侵权的若干规定》第八条 第八款规定: “特殊情况下, 为了党和国家利益、人民和 社会公共利益才允许采用偷 拍偷录的方式进行采访。采 用偷拍偷录的方式进行采访, 事前应向部门领导汇报;来 不及汇报的,采访完毕后立 即报告”。 • “对‘偷拍’我们慎之又慎,除 非调查危害公共利益的重大隐情 而又别无他法,且经制片人同意, 否则我们决不采取任何涉嫌欺骗、 侵权的拍摄方式。 • 秘密调查,就是所谓的‘暗访’、 ‘偷拍’。无论如何,秘密调查 都是一种欺骗,新闻不是欺骗的 通行证,我们不能以目的正当为 由而不择手段。秘密调查不能用 作一种常规的方法,也不能仅仅 是为了增添报道的戏剧性而使用。 只有同时符合下述四条原则,才 能够使用秘密调查: • 有明显的证据表明,我们正 在调查的是严重侵犯公众利 益的行为; • 没有其他正常途径收集材料; • 暴露我们的身份就难以了解 到真实状况; • 经制片人同意。 • 另外,使用长镜头往往会使 被拍摄者在不知不觉中被拍 摄;还有,利用其他单位和 个人提供的偷拍资料也涉及 秘密调查问题,我们同样要 求符合上述四条原则。 2.在法律框架下进行 • 2005年3月《现代快报》刊登题为《四天三 夜女记者贼窝上演无间道》的调查性报道 南京市玄武区检察院向该报社发出 《检察建议》:对记者钟某进行严 肃批评、教育,并给予一定行政处 理;报社领导要自觉增强法律意识, 提高分析和辨别是非的能力,引导 记者正确履行工作职责;加强对全 体记者的法制和职业道德教育,增 强社会责任感,不要将采访证作为 违法的特权证 3.隐性采访的技术要求 • (1)角色要和自身相契合 • 年龄相近 《新快报》 于任飞 • 记者对装扮的角色应该相对熟悉。 《洗不掉的罪行》 • 记者不能装扮那些专业性过强,难度较大, 法律不允许的角色。 • 记者隐性采访时还要学会伪装, 达到迷惑对方,方便调查采访的 目的。 • 《焦点访谈》吕少波说:“对记 者的伪装一般有两方面,一方面 是身份伪装,也就是干什么要像 什么,讲什么方言,穿什么服装, 拿什么道具都很有讲究。有时候 为了一个暗访节目,拍摄记者从 一个月前就开始不刮胡子了。另 一方面是意识伪装,就是记者必 须和伪装角色的思想意识相吻合,装扮成鞋匠的原 行为要符合身份,语言要 “入 《武汉晨报》记 道”,也就是讲行话。 者王浩峰 • (2 )做好采前准备 • 熟悉情况 • 密切配合 • 准备设备 《焦点访谈》记者吕少波和 搭档互换手包 (3 )用好新闻线人 • 一是接到新闻线人提供新闻线索的电话和邮件后 迅速判断其新闻价值,如果具备新闻价值尽量留 下对方的真实姓名、单位、住址以及联系电话, 如果是举报电话,必须承诺为其保密。 • 二是对新闻线索进行进一步分析,研究新闻线索 的可行性和新闻价值含量,并且和新闻线人保持 联系,了解最新情况。 有缘学习更多+谓ygd3076考证资料 • 三是不要因为感情因素就对线人的举报摒弃不用 • 四是在实地采访时争取得到新闻线人更多帮助。 • 五是调查记者对新闻线人要有“保护”意识。

文档评论(0)

恬淡虚无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做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思想,有文化,有信念的人。 学无止境:活到老,学到老!有缘学习更多关注桃报:奉献教育,点店铺。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