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脱离群众是苏共亡党根本教训
脱离群众是苏共亡党的根本教训
发表时间:2013-07-02 来源:《党建》杂志字体:
中国社会科学院张树华、赵卫涛观点:
●回顾苏共“20万人时建国、200万人时卫国、2000万人时却亡国”的历程可看出,执政后期党风的持续败坏,是导致苏共败亡的深层原因。
●在空洞乏味的陈词滥调中,苏共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被逐渐肢解。
●苏共特权阶层在当时占的比重并不大,但其在瓦解党群关系方面却起着难以估量的巨大破坏作用。
苏联共产党,这个曾经在全世界影响最大的共产主义政党,如今已走进历史20多年了。作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无产阶级政党,苏共曾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进程中,注重将群众路线作为党一以贯之的根本工作方针。然而,随着苏共执政的长期化与执政地位的稳固,党内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愈演愈烈。在苏共执政后期尤其是勃列日涅夫时期,苏共在党风建设方面所暴露出的问题十分尖锐。
在苏共解散前,当时的苏联科学院曾进行过一次民意调查,在被调查者中,认为苏共仍然能够代表工人的占4%,代表全体人民的占7%,代表全体党员的占11%,而认为代表党的官僚、干部和机关工作人员的比例竟高达85%。回顾苏共“20万人时建国、200万人时卫国、2000万人时却亡国”的历程可以看出,苏共执政后期党风的持续败坏与民心的不断丧失,无疑是导致苏共最终走向败亡的一个重要原因。
教训一:形式主义泛滥
在勃列日涅夫时期,严重脱离实际、脱离群众的形式主义说教已经充塞了苏共整个的意识形态宣传领域。苏共虽然还继续强调坚持马克思主义,但党在指导思想上已经走向高度僵化,万金油式的套话和千篇一律的官话充斥在党的各种宣传话语中。
正如前苏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利加乔夫所言:“理论脱离实际、言行脱节左右了社会和政治发展的主要趋势。党内、社会上普遍养成了说的是一套,做的是另一套的风气。”而《真理报》原总编辑阿法纳西耶夫回忆其在苏共中央文件起草小组的工作经历时也指出:“上面并不要求有什么独到的思想,重要的只有一点,就是要善于给那些早已陈旧、无人感兴趣的思想换上新形式,找到新的表达方式。”
在这些空洞乏味的陈词滥调中,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被逐渐肢解,并进而演变为广大人民群众对苏共的厌烦、冷漠乃至阳奉阴违。到上世纪70年代,苏联社会所谓的“夜间人”现象几乎已经普遍存在。这些人以知识分子、大学师生和官员为主体。在白天,他们时刻注意与官方保持一致,高唱赞歌;而到了夜间,他们则进行秘密集会,阅读地下出版物,交流政治笑话乃至嘲讽和抨击权贵。在形式主义、教条主义的长期影响下,苏共在党与人民之间挖了一道难以跨越的鸿沟。
此外,对领导人盲目的个人崇拜成为该时期形式主义之风的重要表现。在勃列日涅夫执政中后期,个人崇拜现象愈演愈烈并大有超过斯大林时期之势。例如,原苏共中央政治局委员谢瓦尔德纳泽就曾肉麻地把勃列日涅夫吹捧为“真正的列宁式的领导人”,“党和国家的英明领袖”,“英明的理论家”。在空前高涨的领袖崇拜浪潮中,甚至连勃列日涅夫本人都加入到了自我吹捧式的个人崇拜行列之中。众所周知,勃列日涅夫在二战期间及战后并无任何突出的战功与政绩。在强烈的虚荣心和一些人的阿谀逢迎下,勃列日涅夫不仅一步步“晋升”自己为苏联元帅,而且还先后出版了三部回忆录,每部出版之时,《真理报》等重要媒体都要在重要位置刊发书评,大肆吹捧。
在苏联全社会一浪高过一浪的个人崇拜风潮中,最高领导人已经同广大人民群众完全隔绝开来,成了仅能供人膜拜的偶像。普通群众了解党和领导人的途径,大多只是来自宣传机器枯燥乏味的说教以及刻板老套、毫无新意的文本。例如,在1986年的一份官方报告中就披露:在中央联社、军事出版社、苏联科学院出版社系统中所积压着的1969—1983年间出版的勃列日涅夫和苏共其他领导人的著作共221部、321.9万余册。其中仅勃列日涅夫的著作就多达166部、277.9万册,此外还包括70万幅勃列日涅夫的标准像。
在勃列日涅夫时期,针对领袖人物的大量虚假空泛的个人崇拜,以及阿谀奉承之风和官话套话,大大助长了党内形式主义与个人专断的不正之风,也在不断加深着人民群众对领导人和执政党的不信任感,不断恶化着党群关系。
教训二:官僚主义日益严重
在苏共党内,官僚主义首先表现为官僚机构及人员的不断膨胀。应当指出,直到赫鲁晓夫执政时期,苏共党内虽然也暴露出了一些官僚主义的苗头,却远未达到严重泛滥的程度。到了勃列日涅夫时期,从单纯追求干部队伍稳定的角度出发,党员领导干部职务终身制实际上得到了全面恢复,由此所带来的党政机构和人员的不断膨胀以及领导干部队伍严重的老化现象,使得该时期苏共党内的官僚化程度大大加深。
在1976年苏共二十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