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初高中文言语法知识衔接 名词:表示人或事物的词 一般名词? 天、教室、雷锋、思想、马路、花朵、上面 方位词? 上、下、前、后、以上、之后 虚词,没有实在意义的词。包括: 对于、关于、把、在、于、从、 划分句子成分歌诀 主谓宾定状补,主干枝叶分清楚. 基本成分主谓宾,附加成分定状补. 定语必居主宾前,谓前状语谓后补。 “的”定“地”状“得”后补, 状语有时位主前,逗号分开心有数 句子成分 1、主语 主语是谓语陈述的对象,指明说的是“什么人”或“什么事物”。例如: (1)我喜欢你。 (2)树叶黄了。 (定语)主语‖[状语]谓语〈补语〉 文言文语法知识 2、古今异义词 1、词义扩大。 “江”“河”“睡” 2、词义缩小。 “亲戚” “宫” 3、词义转移。 “牺牲”“涕”“走”“去” 4、感情色彩发生变化。 “卑鄙”“爪牙”“鹰犬” 5、单音节词代表双音节词的误会 因为长句,歌以赠之 云鬓半偏新睡觉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3、词类活用 在古代汉语里,某些词,主要是实词,可以按照一定的语言习惯灵活运用,在语句中临时改变它的功能,即改变原来的词性。 古汉语词类活用,常见的主要有: 1、(名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2、(动词、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3、名词作状语 4、意动用法 5、使动用法 (一)(名形)活用为动词 在该用动词的地方,用了别的词性 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陈涉世家》) 小信未孚,神弗福也(《曹刿论战》) (二)(动形)用作名词 宾主尽东南之美 《滕王阁序》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出师表》 良实:善良诚实的人 (三)名词作状语 名词放到了动词前修饰动词,就是状语。现代汉语里,名词一般不做状语 1、东连吴会,系通巴蜀。《隆中对》 2、箕畚运于渤海之尾《愚公移山》 3、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狼》 (四)意动用法 主语认为宾语xxx 稍稍宾客其父 《伤仲永》 孟尝君客我 《战国策·齐策》 渔人甚异之 《桃花源记》 (五)使动用法 主语使宾语xxx (名动形) 1、君将哀而生之乎? 《捕蛇者说》 2、必先苦其心志 (《孟子二章》 3、齐威王欲将孙膑 偏义复词 1)意义相近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cu 2)意义相反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1、用“于、 见、“受…于…、见…于…”表被动 2、用“为”、“为…所…” 表示被动。 3、词语本身含被动,无标志词语。 翻译时要将有关词语译成“被”。 如: 贤能为之用。 舌一吐而二蛇尽为所吞。 吾常见笑于大方之家。 帝感其诚 2、被动句 3省略句 1、省主语、谓语、宾语“之”。 2、省略量词、介词“于”。 翻译文言省略句时,省略的词语,特别是在现代汉语中不能省略的部分,要补充翻译出来。 如: (余) 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余)手自笔录, 计日以还…… (余) 录毕, (余) 走送之。 一鼓作气,再(鼓) 而衰,三 (鼓)而竭。 此诚不可与(之)争锋 宅边有五(棵)柳树。 见二虫斗(于)草间。 4、倒装句 宾语前置 谓语前置 (主谓倒装) 定语后置 介词结构 后置(状语后置) 文言中有些句子成分的排列次序跟现代汉语不同,习惯上称之为“倒装”。 谓语前置 (主谓倒装) 为了强调谓语,有些感叹句或疑问句把谓语置于主语之前。一般常用逗号将主谓隔开。 如: 甚矣,汝之不惠! 宾语前置 如: 微斯人,吾谁与归? 忌不自信。 宋何罪之有? 唯命是听 ①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在介词前。 ②用“之、是、以”把宾语提前,以强调宾语。“之”是标志,无义。 ②文言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定语后置 动词短语作名词的定语常常放在名词的后面。一般在定语后加“者”字,有的还在名词和后置定语之间加“之”字来表示。 如: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马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