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三国历史人物-魏延 魏延介绍 独身转战三千里,一剑可当百万师 魏延介绍 魏延(?~234),字文长,义阳(今河南信阳三里店)人。三国时期蜀汉名将。诸葛亮死后,魏延因被陷害谋反而遭杨仪一党所杀。 相貌:面如重枣,目若朗星。 性格:骄矜高傲、忠诚 。 《三国演义》中的魏延 首先,魏延是在刘备势孤力薄,惶惶奔走的危难之际决心加入刘备集团的,决非那种趋炎附势,贪图利禄之辈。 本为刘表部将,当刘备携百姓前来投奔刘表之子刘琮时力主迎接刘备入城,为此而与文聘敌对。 《三国演义》中的魏延 刘备离去后转而投奔韩玄。刘备派关羽攻打长沙时,韩玄认为部将黄忠通敌而欲斩之,魏延大怒,一刀杀死韩玄,献城投降,因为此举而被诸葛亮认为其不忠不义,同时被指出脑后有反骨,久后必反,但刘备爱惜人才,仍将魏延收留。 此后刘备率军入蜀,魏延随军前往,于刘璋的酒宴上奉庞统之命起身舞剑,意在乘隙杀死刘璋,但被刘璋部将阻止。 《三国演义》中的魏延 其次,魏延出生入死,英勇善战,为刘蜀集团立下了汗马功劳。 攻雒城时为争功反陷入苦战,幸得黄忠所救。 于马超进攻葭萌关时出战,击败马岱,却被败中求胜的马岱放箭射伤。 于瓦口关之战中曾奉命援助张飞。 汉中之战中无视曹操的招降而对曹操放箭,射中其人中; 《三国演义》中的魏延 第三,魏延颇识兵机,智勇兼备,在刘蜀集团出类拔萃。 刘备逝世后,魏延随诸葛亮平定南蛮王孟获的叛乱。 于诸葛亮北伐时献“奇袭子午谷”之策,但未被诸葛亮采纳; 奇袭子午谷 魏延上帐献策曰:“夏侯懋乃膏粱子弟,懦弱无谋。延愿得精兵五干,取路出褒中,循秦岭以东,当子午谷而投北,不过十日,可到长安。夏侯懋若闻某骤至,必然弃城望横门邸阁而走。某却从东方而来,丞相可大驱士马,自斜谷而进。如此行之,则咸阳以西,一举可定也。” 街亭的重要意义 当时魏蜀以秦岭为界,互相对峙。蜀要伐魏,必过秦岭而取长安;魏要伐蜀,也必过秦岭而取汉中。通过秦岭有三条要道:一是东路的子午谷,十分险要,双方都有兵把守,不易通过,所以孔明未走东路。二是中路的斜谷,蜀军可由此攻郿城,下长安,路程较近。孔明这次北伐,主力正是由此进军。司马懿根据孔明“平生谨慎,末敢造次行事”“不肯弄险”的特点,料到孔明不会“从子午谷径取长安”,而“必出兵斜谷,来取郿城”,于是派兵据守中路。三是西路由阳平关绕到街亭的一条大道,离长安较远,主力不宜由此进兵。但孔明由中路取郿城,司马懿就可能由西路南攻,断绝蜀军粮道,使蜀军不战自溃,并使蜀方已得的三郡不能安守。司马懿正是这样做的。可见街亭的地位确实重要。 《三国演义》中的魏延 第四,结局: 诸葛亮临终前遗命杨仪统兵,魏延对此不满,于诸葛亮病逝后率军反攻杨仪,而杨仪则根据诸葛亮的遗计挑衅魏延,魏延大喝一声“谁敢杀我”后被潜伏在一旁的马岱所杀。 《三国志》中的魏延 建安十六年(211),魏延“随先主入蜀,数有战功,迁牙门将军。” 建安二十四年(219), “先主乃拔延为督汉中镇远将军,领汉中太守,一军皆惊。” 建兴五年(227),诸葛亮准备大举北伐,以魏延为督前部,领丞相司马、凉州刺史; 《三国志》中的魏延 以后,在诸葛亮几次北伐中,魏延常负先锋重任,曾经大破魏雍州刺史郭淮等,因战功“迁为前军师、征西大将军,假节,进封南郑侯”。 总之,在二十几年的三国纷争中,魏延长期肩负重任,出生入死,为蜀汉政权建立了累累功勋。作为历史人物,魏延多年独当一面,“既善养士卒,勇猛过人”,又多谋善断,智勇兼备,确有大将之才 。 魏延的历史评价 魏延死后七年,即后主延熙四年(241),蜀人杨戏著《季汉辅臣赞》,给魏延下了这样几句评语: 文长刚粗,临难受命,折冲外御,镇保国境。 ? ? 不协不和,忘节言乱,疾终惜始,实惟厥性。 魏延的历史评价 魏延是一个刚强威猛,颇有点自高自大的人物,既有勇于任事、不畏艰难的优点,也有桀骜不驯、任性而行的缺点。 魏延(紫十字门花脸) *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