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城市昆虫学Urban Entomology10-3 王 敦 wanghande@nwsuaf.edu.cn Tel. 第三章 贮藏食品害虫 储藏食品害虫(insect pests of stored food),指破坏仓储粮食与食品的害虫. 主要危害贮藏粮食、油料、豆类、食品、饲料,加工成品和副产品,以及中药材等。 1. 储藏食品害虫的一般生物学特性 1.1 储藏食品害虫的主要类群及发生特点 常见的储藏食品害虫依其分类地位可分为3大类 甲虫类(beetles):如谷象、豆象等; 蛾类(moths):如麦蛾、印度谷螟等; 螨类(mites):如腐蚀酪螨等。 储藏食品害虫发生特点 种类多、分布广泛 活动场所十分广阔 食性很杂 1.2 储藏食品害虫的传播途径 自然传播 ① 兼能在田间危害或成虫以花蜜及腐败果实为食的储藏食品害虫:如麦蛾、米象、绿豆象等,由田间或仓外飞入仓内。 ② 成虫在仓外砖石、腐木、旧包装材料及尘芥杂物中越冬,翌年春又返入仓内:如米象及锯谷盗。 ③ 粘附在鸟类、鼠类、昆虫等身上蔓延传播:如螨类。 人为传播 ① 在粮食保管调运过程中造成的扩散漫延。 ② 含有储藏食品害虫的粮食筛下物、粮脚等杂物,未及时清除而造成储藏食品害虫繁殖传播。 ③ 感染储藏食品害虫的产品,在调运贮藏时造成蔓延传播。 ④ 感染储藏食品害虫的贮、运用具,在往来运输及使用时也能造成蔓延传播。 在上述两条传播途径中,以人为传播的方式最重要,因而也是防治上的重要环节。 2. 储藏食品害虫的生态学 2.1 生物因子 2.2 气象因子 2.3 营养因子 2.4 人为因子 3. 重要种类介绍 鳞翅目:麦蛾,印度谷螟 鞘翅目:玉米象,谷蠹 ,豆象类,谷盗类 螨类:腐嗜酪螨 3.1 麦蛾 麦蛾Sitotroga cerealella (Olivier) 属鳞翅目(Lepidoptera),麦蛾科(Gelechiidae)。 3.1.1 麦蛾的分布与危害 麦蛾为世界性害虫。原产墨西哥,现已分布全世界。国内除新疆、西藏等各地都有发生。 幼虫多在大麦、小麦、大米、稻谷、高粱、玉米、裸麦、荞麦以及禾本科杂草种子里食害。 3.1.2 麦蛾的生活史与习性 在华北年发生3代;在关中4~5代,浙江6代;在仓内适宜的条件下每年最多可发生10~12代。以老熟幼虫和极少数以蛹及初龄幼虫在粮粒内越冬。到次年春暖化蛹。 在仓内卵多产在粮堆表层,主要集中在表层20cm以内,约占总卵数的88%,在表层7cm以内的卵占55.8%。每雌蛾一生可产卵63~124粒,平均86.7粒。 3.2 印度谷螟 印度谷螟Plodia interpunctella (Hübner),属鳞翅目(Lepidoptera),螟蛾科(Pyralidae)。 3.2.1印度谷螟的分布与危害 印度谷螟分布遍及全世界。在国内各省均有发生。 幼虫食害玉米、大米、小麦、豆类、油籽、谷粉、米麦制成品、生药材及昆虫标本等。 3.2.2 印度谷螟发生规律 印度谷螟 1年通常发生4~6代。在温暖地区1年发生7~8代。以幼虫在包装物、屋柱及板壁等缝隙中越冬,少数在粮粒间越冬。 幼虫在粮面吐丝结网,封住粮面(故称封顶虫),或吐丝联缀粮粒成小团,潜伏其中食害。幼虫老熟后即离开粮堆,爬向墙壁梁柱、包装物等缝隙或背风角落里吐丝结茧化蛹。 生长繁殖的适宜温度范围为24~30℃,在27~30℃时每完成1代约需36天。 幼虫如果曝露在48.8℃下,经过6小时即死亡。 3. 3 玉米象 玉米象Sitophilus zeamais Motschulsky属鞘翅目(Coleoptera),象甲科(Curculionidae。 3.3.1 玉米象的分布与危害 分布遍及全世界,国内各地都有。 成虫蛀害稻谷、大米、小麦、玉米、高粱、大麦、黑麦、荞麦、花生仁、豆类、干果、通心粉、面粉、面包等,幼虫只能在粮粒内危害 。 3.3.2 发生规律 年发生1~7代。北方寒冷地区每年发生1~2代;中原地区每年发生3~4代;亚热带每年发生6~7代。主要以成虫在仓内黑暗潮湿的缝隙、垫席下、仓外砖石下、垃圾中、松土内及树皮缝中越冬,少数以幼虫在粮粒内越冬。 成虫多在仓中粮堆内活动,大多分布在上层,中、下层很少。成虫还有假死性,趋温及趋湿习性,性畏光。 3.4 谷蠹 谷蠹Rhizopertha dominica Fabricius,也叫“米长蠹”,贮藏谷物的重要害虫,属鞘翅目,长蠹科(Bostrychidae)。 3.4.1 谷蠹的分布与危害 分布于南北纬40°以内地区。中国发生在淮河以南地区。 成虫及幼虫为害谷粒、豆类、面粉、植物性药材等。幼虫在仓库内喜寻木质板壁,蛀孔化蛹,造成仓木的严重破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