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 十 章 食品安全法律制度 第十一章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制度 第十章 食品安全法律制度 第一节《食品安全法》概述 第二节 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评估 和食品安全标准 第三节 食品生产经营 第四节 食品安全事故处置 中国奶制品污染事件 事件起因是很多食用三鹿集团生产的婴幼儿奶粉的婴儿被发现患有肾结石,随后在其奶粉中发现化工原料三聚氰胺。根据我国官方公布的数字,截至2008年9月21日,因使用婴幼儿奶粉而接受门诊治疗咨询且已康复的婴幼儿累计39,965人,正在住院的有12,892人,此前已治愈出院1,579人,死亡4人,另截至到9月25日,香港有5人、澳门有1人确诊患病。 中国奶制品污染事件 事件引起各国的高度关注和对乳制品安全的担忧。中国国家质检总局公布对国内的乳制品厂家生产的婴幼儿奶粉的三聚氰胺检验报告后,事件迅速恶化,包括伊利、蒙牛、光明、圣元及雅士利在内的22个厂家69批次产品中都检出三聚氰胺。该事件亦重创中国制造商品信誉,多个国家禁止了中国乳制品进口。 中国奶制品污染事件 2008年9月24日,中国国家质检总局表示,牛奶事件已得到控制,9月14日以后新生产的酸乳、巴氏杀菌乳、灭菌乳等主要品种的液态奶样本的三聚氰胺抽样检测中均未检出三聚氰胺。 第一节 《食品安全法》概述 如果食品不安全,就有可能使食用者发生疾病,损害健康,甚至危及食用者的生命,进而影响国家和民族的声誉,影响旅游业的健康发展。 食品安全法律制度概述 1995年10月3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 但是,随着社会的快速转型,食品安全领域事故频发。为此,2009年2月28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第七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于2009年6月1日起实施。 《食品安全法》的宗旨及适用范围 食品,指各种供人食用或者饮用的成品和原料以及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但是不包括以治疗为目的的物品。食品安全,指食品无毒、无害,符合应当有的营养要求,对人体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 《食品安全法》的宗旨 《食品安全法》第一条明确规定:为保证食品安全,保障公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制定本法。因此,食品生产经营者和旅游从业人员,应认真贯彻执行食品安全法,确保旅游者的健康,维护我国旅游业的声誉。 《食品安全法》适用范围 食品生产和加工,食品流通和餐饮服务; 食品添加剂的生产经营; 用于食品的包装材料、容器、洗涤剂、消毒剂和用于食品生产经营的工具、设备的生产经营; 食品生产经营者使用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 对食品、食品添加剂和食品相关产品的安全管理。 食品安全监管机构及其职责范围 “国务院设立食品安全委员会” 国务院卫生行政、质量监督、工商行政管理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等部门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 县级以上卫生行政、农业行政、质量监督、工商行政管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行业协会 社会团体、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第二节 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评估 和食品安全标准 为了及时发现食品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必须加强食品安全的风险监测和评估。 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制度 国家建立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制度,对食源性疾病、食品污染以及食品中的有害因素进行监测。 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制度 国家建立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制度,对食品、食品添加剂中生物性、化学性和物理性危害进行风险评估。 食品安全标准制度 我国食品安全标准“不标准”一直是食品安全监管的软肋。一方面,我国的食品标准太老太少,未与国际接轨。我国原来的《食品卫生法》仅规定了291条食品农药残留指标,而国际食品法典则规定了2439条农药残留标准。另一方面,我国食品标准太多太乱,卫生标准、质量标准;国家标准、企业标准……各标准间重复交叉、层次不清。 统一公布为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第三节 食品生产经营 俗话说“病从口入”,为防止不洁或变质食品对人体健康的危害,《食品安全法》用专章对食品的生产经营作了明确规定。 食品生产经营过程中必须达到的要求 具有与生产经营的食品品种、数量相适应的食品原料处理和食品加工、包装、储存等场所,保持该场所环境整洁,并与有毒、有害场所以及其他污染源保持规定的距离。 具有与生产经营的食品品种、数量相适应的生产经营设备或者设施,有相应的消毒、更衣、盥洗、采光、照明、通风、防腐、防尘、防蝇、防鼠、防虫、洗涤以及处理废水、存放垃圾和废弃物的设备或者设施。 食品生产经营过程中必须达到的要求 有食品安全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保证食品安全的规章制度。 具有合理的设备布局和工艺流程,防止待加工食品与直接入口食品、原料与成品交叉污染,避免食品接触有毒物、不洁物。 餐具、饮具和盛放直接入口食品的容器,使用前应当洗净、消毒,炊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