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美国现代教育制度的变革与发展 主讲人:谭 淼 组 员: 徐思鼎 曾煜恒 近代美国教育发展概述 殖民地时期 美国独立后—南北战争前 南北战争后—19世纪末美国的教育制度 1.北美殖民地的形成 2.教育概况 初等教育:读写学校 中等教育:拉丁文法学校、文实中学 高等教育:九所殖民地大学(哈佛学院、耶鲁学院等) 完全移植欧洲教育模式 私立的、教会控制 鲜明的阶级性 幼儿学校 初等教育 贺拉斯·曼 倡导公立学校运动 强迫教育法令的颁布 中等教育:文实学校、公学 高等教育:州立大学的出现(达特茅斯学院案) 1.教育领导体制:地方分权制教育管理体制 2.各级学校教育的发展 学前教育:幼儿园的建立 初等教育:昆西教学法 师范教育:贺拉斯·曼的师范教育思想 中等教育:文实中学、公立中学、“六三三学制” 高等教育: 1862《莫雷尔法案》与赠地学院的出现 学术研究型大学的出现(约翰·霍普金斯大学) 19世纪末~第二次 世界大战前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美国现行的 教育制度 1、垄断资本集团掌握教育领导权 2、确立了符合现代社会需要的学校制度 3、中小学教育按进步教育原则发展 4、高等教育偏重应用科学,重在培养技术人才 5、职业教育愈益发展 6、多种渠道发展师范教育 1.1958年“国防教育法”的颁布及其在1964年的扩充 2.1959年康南特提出美国中等教育和师范教育改革建议 3.1960年开始的课程改革 4.1965年“初等和中等教育法”的颁布 5.1966年至1976年教育的新发展 1.教育行政领导 2.学前教育与初等教育 3.中等教育 4.高等教育 5.师范教育 6.职业教育 7.成人教育 美国现代教育制度发展的三阶段 美国现代教育制度发展的背景 南北战争的胜利为其资本主义工商业大发展创造了条件。20世纪初,美国工业产值已跃居世界第一位。垄断阶级控制全国经济命脉,政治上共和党和民主党轮流执政,对内剥削美国人民,对外推行典型的托拉斯帝国主义政策。因此,经济的大发展和对各国来的众多移民的统一化,推进了美国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 (注:“托拉斯帝国主义”是指19世纪末20世纪初进入帝国主义阶段的美国。“托拉斯”是美国垄断组织最普遍的形式) 美国现代教育制度发展主要内容 1.初等教育的普及化。 ①颁布义务教育法令,普及初等义务教育,成为美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联邦政府对此高度重视,提供教育拨款资助那些亟待进一步普及教育的州和地区。 ②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随着卢梭、裴斯泰洛齐、福禄倍尔等人的教育理论在美国的传播,美国初等教育思想焕然一新。 ③詹姆土和杜威的实用主义哲学观、儿童观风靡一时,连小学课程都着眼于当前的使用价值,除原有的阅读、拼写、文法、算术、地理、历史、音乐、图画外,甚至园艺、农业、手工等也成为教育新科目。 ④教学方法上,人们更多地欣赏直观教学的新方法,越来越多的公立初等学校的教师受到直观教学的训练。 这一时期,谢尔顿领导的奥斯维哥运动(19世纪中后期,美国教育家谢尔顿在纽约州的奥斯维哥师范学校中大力推行裴斯泰洛齐的教学法,尤重实物教学和心理活动在教学中的作用。一时轰动全美形成了“奥斯维哥运动”),帕克领导的昆西运动(1875年就任马萨诸塞州昆西市教育局长的美国教育家帕克深受裴斯泰洛齐和赫尔巴特等人的影响,在实践中注重直观教学和实物教学,注意新旧知识联系的教学原则。他的“昆西教学法”影响很大,形成了著名的“昆西运动”),以及杜威的进步教育运动等教育改革运动对美国初等教育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2.中等教育走向大众化 ① 19世纪后半期,美国的中等教育走向大众化阶段,原有的学制渐露弊端,客观形势的发展要求改革学制,缩短年限,扩大受教育的范围。 ② 在各级政府和教育界人士的共同努力下;最终于1918年实现了“八·四”学制向“六·三·三”学制的转轨,即小学修业六年、初中三年、高中三年,该学制奠定了美国中等教育的基础,对其他一些国家的学制也曾产生很大影响。 ③这一时期,美国的公立中学得以迅猛发展,主要类型有综合中学、初级中学、职业中学、手工训练中学以及工业、商业、农业中学等。中学的课程出现科目增多,学科重组,重视实用性和职业性的倾向。 ④ 另外,在教材的组织上由原来重知识体系的逻辑组织,逐渐转变为注重青少年的心理发展水平,着眼于青年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现实需要。 3.初级学院运动 美国的高等教育继续沿着前一时期发展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