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 蒙古气旋 一、蒙古气旋春秋季最多(一年四季均有) 二、蒙古气旋形成的地形作用 蒙古气旋生成的源地在蒙古的中部和东部——背风坡低压(图3.8) 三、蒙古气旋形成的地面形势(形成过程) 1、暖区新生类——最多 背风坡暖区内——低压形成 冷空气越山——冷锋进入低压 高空槽前暖平流——暖锋锋生 形成锋面气旋 见下页图12.17 一次蒙古气旋地面发展过程图 2009年2月18日 2、冷锋进入倒槽 暖性倒槽向北发展——低压形成 冷锋越山进入倒槽——冷锋 高空槽前暖平流——暖锋锋生 形成锋面气旋 见下页图12.18 3、蒙古副气旋类 两股冷空气嵌形作用——低压 高空槽前暖平流——暖锋 冷空气越山——冷锋 与先前锋面气旋相连形成气旋族 见下页图12.19 四、蒙古气旋形成的高空形势(500hpa) 1、两槽一脊型 2、槽前纬向气流型 西西伯利亚--疏散槽 3、北脊南槽 3、北脊南槽 4、以上三型共同特点: ①蒙古西部为疏散槽——等高线和等温线均为疏散状,正涡度平流强; ②蒙古西部温度槽落后于高度槽——为发展槽; ③锋区和冷暖平流均较强; 蒙古气旋形成过程为: 有利的地形(背风坡)和发展疏散槽前的暖平流,使蒙古中部先出现低压(或暖性倒槽),再叠加高空槽前正涡度平流,使低压发展,槽前暖平流促使暖锋锋生,冷锋越山进入低压,锋面气旋形成。 五、蒙古气旋的天气 1、大风——沙尘暴、吹雪 2、降温——寒潮、霜冻、降雪 3、降水少——北方气候干燥,倒槽型降水较多。 六、举例:1971年3月27日—29日 蒙古气旋——东北气旋典型个例分析 这是暖区新生类蒙古气旋发生并发展为一个较强的东北低压的实例。 地面天气图 500、700hpa 分析 1、地面气旋演变 27日08时地面图上来自西伯利亚的锢囚气旋移到了贝加尔湖地区在气旋暖区内乌兰巴托的西南方杭爱山东麓出现了弱低压环流。图12.29 27日20时地面图上,冷空气从安加拉河谷侵入蒙古,冷锋进入暖区中新生的低压内,同时暖锋锋生,发展成为一个蒙古气旋。原锢囚气旋减弱向东北方向移去。 图12.30 28日20时地面图上,此气旋进入东北地区并发展为一个强烈的东北低压,中心气压达980hpa以下。图12.31 29日08时地面图上,气旋分裂入海,强度减弱。 图12.32 2、高空形势演变 27日08时700hpa图上,乌拉尔山附近为高压脊控制,贝加尔湖西北有一低涡,它与地面锢囚气旋相对应.强度已经减弱。 28日08时700hpa图上,贝加尔湖低槽已发展成闭合低涡,暖脊已变窄为暖舌,后方冷中心向东南方向移动,温度槽明显落后于高度槽,锋区强度未减,说明低涡还要加深。但低涡中心与地面气旋中心已趋于重合,地面气旋已达极盛时期,以后将开始减弱填塞。 图12.34 29日08时700hpa图上,冷中心已移到低涡东南方,暖舌已被挤到低涡的东北部。低涡中心已与地面气旋中心重合,地面气旋已处于减弱填塞阶段。 图12.35 此次蒙古气旋和东北低压发生发展过程,我国内蒙、东北广大地区出现二三天16—20米/秒的大风天气和降温天气。 注意反气旋的移动路径 看看个例:2009-2-18,有天气个例的 1、两槽间蒙古为弱脊 2、南方阿尔泰山有一槽(北脊南槽),等高线呈现散开状。 3、槽脊连线西部疏散区域未来移到蒙古地区,形成地层减压。 4、地面气旋在此产生 锋面气旋的路径 春秋蒙古上空多平直西风锋区,多槽脊活动,冷暖空气交绥频繁,多气旋。 夏季北支锋区北移,蒙古地区暖空气占优势,少冷空气活动,少气旋。 冬季为冷高压控制,少气旋 十三房的特点——大风 比较河西走廊的大风、降温 Next Next 贝加尔湖到蒙西有一小槽 等高线自槽后向槽前强烈散开,并且温度槽明显地落后于高度槽 强锋区西南一东北向通过蒙西地区,冷暖平流明显,尤以贝加尔湖西南面的冷平流为最强。 显然,这种温压场配置特别有利于高空槽的发展因而有利于地面蒙古气旋的形成和发展。 End end 》两槽一脊的概念:乌山、东亚为槽,中亚为脊,我国大部为晴好天气 》槽脊发展理论 》西槽对应中亚或西伯利亚的地面气旋 》此型对应==》暖区新生,槽前暖平流 1、西槽前等高线浅辐散,脊前辐合,脊处无闭合中心。 2、等高线的疏散结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