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微-狂犬病毒.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生物学性状 外观子弹状,75X180nm,一端钝圆,一端扁平,属弹状病毒科(Rhabdoviridae)狂犬病病毒属(Lyssavirus,或Rabies virus) 核酸为-ssRNA。衣壳呈螺旋对型 有脂蛋白包膜。包膜有大量糖蛋白突起,是血凝素,与病毒感染性有关 病毒易感动物范围大,包括家畜(狗、猫)和野生动物(狼、狐狸、猴、蝙蝠等) 在感染动物的中枢神经系统中(大脑海马回的锥体细胞)中增殖,形成嗜酸性直径2-30nm的包涵体,称为内基小体(Negri body),有诊断意义 根据表面糖蛋白G可分为4个血清型 抵抗力不强,60?C 30min或100?C 2min可灭活。可被强酸、强碱、乙醇、乙醚、肥皂水、去垢剂等灭活。 在脑组织中室温或4?C可持续1-2周。甘油中可保存数月。 病毒复制 在体内很多细胞上有其受体,故能在很多体细胞上复制。与神经肌接头处的乙酰胆碱受体有特异亲和作用,借此进入神经系统 吸附后靠胞吞作用进入细胞 由病毒RNA聚合酶转录出5个mRNA,分别编码G蛋白(包膜糖蛋白)、N蛋白(核蛋白)、L和NS蛋白(共同组成病毒聚合酶)、M蛋白(基质蛋白) 在内质网出芽方式释放 毒力变异 野毒株:从自然感染的动物体内分离的病毒(Wild strain) 固定株(Fixed strain):巴斯德用野毒株连续在兔脑内传代,发现对家兔致病的潜伏期逐渐缩短。传至50代时,已由原来四周缩短至4-6天,不再缩短,称为固定毒株。特点是对家兔致病力强。但对人和犬的致病力大大减弱。脑外接种不引起狂犬病。这种固定毒株可制成疫苗 致病性 易感动物:犬、猫、牛、羊、猪等家畜和狼、狐狸、猴、野鼠、蝙蝠等野生动物。其中蝙蝠可能是重要的储存宿主 动物间狂犬病是由于患病动物咬伤健康动物而传播。 人被患病动物咬伤致病。传染源主要是狂犬,其次是狼、猫、猪等。人被咬伤发病率为30%-60%。一旦发病,死亡率高达100% 动物或人被咬伤后,病毒随犬唾液经伤口进入人体,在局部肌肉细胞中增殖,后通过神经肌肉接头侵入周围神经,以细胞-细胞间传播方式上行至神经节和CNS。在脑组织中迅速增殖,沿传出神经下行至唾液腺和其他组织 犬狂犬病分狂暴型和麻痹型。狂暴型有前驱期、兴奋期和麻痹期。麻痹型以麻痹症状为主,兴奋期不明显。病程短,不超过5—6天 人被被咬伤后潜伏期短的10天,长的可达数年,通常3-8周。咬伤部位离头部越近,伤中越深,年龄越小,则潜伏期越短 早期表现不安、发热、头痛、乏力、伤口周围感觉异常,流泪等。之后兴奋、狂燥、吞咽或饮水时喉部肌肉痉挛,对水声和其他刺激异常敏感,即恐水症。3-5天后转入麻痹昏迷、最后呼吸困难、循环衰竭而死亡 1946—1995期间UK只有19个病例,所有病例都是在其他国家感染,18例是被狗咬伤,一例是被猫抓伤。其中1975年以后的11个病例基本是伤后未接受任何处理而得病 1977—1994期间欧洲共有198例报道,其中21例是在其他地区感染。主要的发病地区是俄罗斯和罗马尼亚(70/104,1998以后资料) WHO统计全球每年有25,000例,这个数字被认为比较保守 免疫性 病毒感染可诱导机体产生抗体,抗体可中和游离病毒。疫苗接种对预防该病有效 抗体对细胞内病毒无作用,可能会因病理免疫加重疾病 狂犬病病程短,自然感染获得的免疫力在疾病康复上难以发挥作用 微生物学诊断 临床表现加病史比较容易做出诊断。微生物学诊断实际意义不大,但检查动物是否患病对防治极重要 观察咬人的动物7—10天,如动物不发病,可认为该动物未患病,或唾液中无病毒。无需做预防接种 如观察期间动物发病,应取动物脑部海马回查病毒抗原(免疫荧光法)或内基小体 特异性免疫荧光识别病毒抗原:唾液、海马回、脑干和小脑组织 病毒分离:CPE不明显,必须用免疫荧光检测病毒增殖 ELISA或免疫荧光法检测血清或CSF中特异抗体 核酸扩增检测病毒核酸 防治原则 捕捉野犬,加强家犬管理,普及家犬疫苗接种 高危人群(兽医、饲养员)注意个人防护 人咬伤后,应做 处理伤口:20%肥皂水、清水充分冲洗数分钟,5%碘酒烧灼伤口,深伤口应做清创术 特异性防治:伤口周围浸润注射40 IU/kg抗狂犬病病毒免疫球蛋白 接种狂犬病病毒疫苗:潜伏期长,故咬伤后仍应接种疫苗,即预防性治疗 地鼠肾原代细胞或人二倍体细胞培养固定毒株,灭活后制成疫苗,伤后1、3、7、14、28天各肌注1 ml。 Diseases Caused Fever and rash this is usually a non-specific illness resembling a number of other viral illnesses such as influenza, rubella, and enterovirus

文档评论(0)

三四五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