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备”则“倍” 有准备、有规划的人生更精彩! 请依据该小组设计的实验操作步骤,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过氧化氢分解速率是本实验的________,可观测的指标是________ 。 (2)上述操作步骤中存在明显的缺陷,请指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将制备好的猪肝研磨液分别进行高温和冷藏处理。经高温处理后,实验效果不明显,冷藏处理不影响实验效果,原因是 (4)在与其他小组进行交流时,有同学建议进行定量实验,以不同pH下出现同一结果所需要的时间来表示酶的活性,并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不同条件下酶活性的曲线图。该建议中,所需的时间越长,酶的活性越________。 pH 因变量 试管中产生的气泡数量 解析:(1)探究pH影响酶活性的实验中,pH是自变量,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为因变量。(2)实验应让加酸,加碱与加蒸馏水对照。 (3)过氧化氢酶是蛋白质,高温会破坏蛋白质的结构。(4)产生等量的氧气所用的时间越长,说明酶的活性越低。 答案:(1)pH 因变量 试管中产生的气泡数量 (2)缺少加蒸馏水的对照 (3)过氧化氢酶是蛋白质,在高温处理时蛋白质变性,而冷藏时蛋白质没有变性 (4)低(或弱) 高考对本实验的考查,一是以图表分析题形式分析实验过程的合理性,注重考查实验过程及结果的评价与修订;二是考查实验原理、方法、思路分析及操作步骤的设计。 关于酶特性的实验 1.酶的催化作用和高效性的验证实验分析 ②比较H2O2在常温、高温、过氧化氢酶、Fe3+等不同条件下气泡产生多少或卫生香燃烧剧烈程度,了解过氧化氢酶的作用和意义。 (1)实验原理 (2)实验设计及现象分析 (3)实验过程的变量及对照分析 (4)实验结论 ①酶具有催化作用,同无机催化剂一样都可加快化 学反应速率。 ②酶具有高效性,同无机催化剂相比,酶的催化效 率更高。 2.酶的专一性的实验探究 (1)方案一:用同一种酶催化两种不同物质 淀粉(非还原糖) 麦芽糖(还原糖) 蔗糖(非还原糖) 蔗糖 ②用淀粉酶分别作用于淀粉和蔗糖后,再用斐林试剂鉴定,根据是否有砖红色沉淀生成来判断淀粉酶是否对二者都有催化作用,从而探索酶的专一性。 ① 淀粉酶 淀粉酶 (2)方案二:用两种不同酶催化同一种物质 淀粉(非还原糖) 麦芽糖(还原糖) 淀粉(非还原糖) 淀粉 ②再用斐林试剂鉴定,从而探究酶的专一性。 ① 淀粉酶 蔗糖酶 3.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1)实验原理 ②温度影响酶的活性,从而影响淀粉的水解。滴加碘液,根据是否出现蓝色及蓝色的深浅来判断酶的活性。 思考:能否用斐林试剂? (2)实验设计 ①取淀粉、淀粉酶分别放入试管 ↓ ②各自在所控制的温度下处理一段时间 ↓ ③淀粉与相应温度的淀粉酶混合 ↓ ④在各自所控制的温度下保温一段时间 ↓ ⑤滴加碘液,观察颜色变化 (3)实验的变量分析 4.pH对酶活性的影响 (1)实验原理 ②pH可影响酶活性,从而影响O2的产生量,据O2产生量的多少可判断pH对酶活性的影响。 (2)实验程序 注意事项: (1)在探究温度对淀粉酶活性影响的实验中,应用碘液,而不宜用斐林试剂,因为斐林试剂需加热,而实验中的自变量是温度。 (2)在探究pH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中,应利用斐林试剂,而不宜选用碘液,因碘液与NaOH发生反应。 (3)在利用淀粉、蔗糖和淀粉酶探究酶专一性的实验中,应选用斐林试剂,而不宜选用碘液,因碘液无法检测蔗糖是否水解。 1.变量的种类 变量是实验设计中可以变化的因素或条件,依据变量间的相互关系,可分为以下两类: (1)自变量与因变量:自变量是实验中由实验者所操纵的因素,该因素的改变将引起实验结果的相应改变,是实验要研究的因素。因变量是因自变量不同而导致的不同的实验结果。它们之间是因果关系,自变量是原因,因变量是结果。 (2)无关变量与额外变量:无关变量是指实验中除自变量外也能影响实验现象或结果的其他因素。由无关变量引起的实验结果就是额外变量。它们之间也是因果关系。 2.自变量的确定和控制 根据实验目的,确定实验变量,进而确定控制的措施。 例如:“探索淀粉酶的最适温度”的实验。 (1)变量的确定: 自变量是相同的酶处在不同温度下即温度梯度,即“探究什么”,则“什么”就是自变量。 (2)自变量的控制: 在确定了自变量是温度梯度后,应将淀粉酶置于温度梯度下,如:25 ℃、26 ℃、27 ℃…… 控制变量的方法,常用的有“施加”“改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辽宁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单招数学常考点试卷及参考答案详解(典型题).docx VIP
- 2025年新人教版语文2年级上册全册教学课件.pptx
- 国家制度和社会治理 试题(25+4)(含解析).docx VIP
- 2025年西师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全册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pdf VIP
- 2024年企业首席质量官技能竞赛理论试题库资料-下(多选、判断题汇总).pdf VIP
- Unit 2 Transportation Listening and Speaking 课件 中职英语高教版基础模块1(2023修订版).pptx
- 领导干部任前应知应会党内法规和法律知识考试题库(附答案).docx VIP
- 厦门市普通中学高三物理备考策略与复习计划.doc VIP
- 高级审计师职称论文答辩需知.docx VIP
- 2025年3月16日广西区直遴选笔试真题及答案解析.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