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自主探究 2、为什么要实行公平的收入分配 (1)收入分配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本内容。 (2)收入分配公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是实现共同富裕的体现。 (3) 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只有公平分配才能维护劳动者的权益,激发劳动者发展生产、提高经济效率的积极性。P62 没有效率的公平只能导致普遍贫穷 例3(2012高考江苏卷10)如图2所示,有利于实现社会结构由“金字塔型”向“橄榄型”转变的措施是 ①改革税制增加社会各阶层收入 ②不断加强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 ③提高初次分配中劳动报酬比重 ④逐步增加社会公共物品的供给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 * 第七课 个人收入的分配 第二课时 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 1、收入分配公平的含义? 2、坚持收入公平分配有什么意义? 3、如何实现公平分配? 4、效率的含义、意义 5、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6、如何处理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要求收入分配的相对平等,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大,要保证人们的基本的生活需要。 1、收入分配公平的含义 注意: (1)相对公平(绝对公平是不存在的) (2)公平≠平均(反对平均主义) (3)公平≠没有差距(合理差距,反对收入悬殊) 现象四:湖南省长沙市规划局原副局长顾湘陵先后接受商人行贿,折合人民币达368.64万元。 现象一:2013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比为3.03:1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565元,农村居民纯收入7917元。 现象二:同样是农村,湖南湘西排碧乡十八洞村2012年人均纯收入1400多元。而在江苏的华西村在2011年村民人均收入就超过了8.8万元人民币。 现象三:同样是城镇居民,2012年中石油员工人均年收入12.25万元,是同期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4.9倍。 (2)这样的收入分配公不公平?如何实现收入分配的公平? 3.我国实现收入分配公平的主要措施 (1)制度保证: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为我国实现社会公平、形成合理有序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证。 材料一:经初次分配,国民收入形成的三部分收入 1、上述材料反映了我国经济发展中存在什么问题? 40% 60.5% 68.5% 居民收入 24.5% 17.5% 14% 企业收入 35.5% 22% 17.5% 国家收入 2011年前三季度 2006年 2001年 在国民收入中比重 表1 图2 材料二:据统计,2010年印度人均GDP只有中国的一半,巴西人均GDP是中国的1.2倍左右,但是印度和巴西每个制造业工人每小时的劳动报酬分别是中国的2.5和1.5倍。 材料三:飞腾电子元件厂产值平均每年增长15%,企业利润平均每年增长25%左右;企业职工的工资增长缓慢,平均每年只有5%左右。 材料一反映了国家和企业收入在国民收入中比重在逐年增加,而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在逐渐减少,居民收入增长没有和经济发展同步。 材料二反映了与印度、巴西等发展中国家相比,我国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所占比重偏低; 材料三反映了企业职工工资增长速度远落后于企业利润增长速度。 材料一反映了国家和企业收入在国民收入中比重在逐年增加,而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在减逐年少,居民收入增长没有和经济发展同步。 材料二反映了与印度、巴西等发展中国家相比,我国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所占比重偏低; 材料三反映了企业职工工资增长速度远落后于企业利润增长速度。 (2)请你谈谈如何解决上述材料中出现的问题? 着力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补充) ▲如何提高居民的劳动报酬? (2)实现公平的重要举措——增加居民收入,着重保护劳动所得,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 ▲提高“两个比重”有何意义? 有利于理顺国家、企业和个人三者的分配关系,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也有利于合理调整投资与消费的关系,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健康发展 初次分配:指在创造国民收入的物质生产部门(企业)内部进行的分配。形成国家、企业和劳动者个人的原始收入。主要涉及企业的职工工资。 在企业单位内部的分配,即根据各生产要素在生产中发挥的效率带来的总收益多少进行分配。所谓按生产要素进行分配,即劳动者得到工资,货币资本得到利润、利息,人力资本(表现为技术、管理、信息等)得到报酬(利润),土地所有制得到地租。 再分配:指在初次分配的基础上,进而在全社会范围内的分配。组织主体是政府,通过税收、财政、社会保障等手段。 名词解释 转移支付 是政府或企业无偿地支付给个人或下级政府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