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人体学(大学期末复习资料).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章 绪论 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新陈代谢、兴奋性 阈值的大小与组织的兴奋性高低关系:反变关系 人体功能的调节方式: 神经调节 迅速、精确、持续时间短 (主要方式) 基本方式:反射 结构基础:反射弧 信息传递的顺序:感受器—传入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体液调节 缓慢、持久、持续时间短 人体的组成:细胞—组织—器官—系统 分部:头、颈、躯干、四肢 新陈代谢:人体通过与外界的物质交换,不断地进行新老交替自我更新的过程 包括:合成代谢、分解代谢 正反馈:指反馈信息与原控制信息作用一致的反馈 意义:使某种生理活动逐步加强并在短时间内完成 负反馈:指反馈信息与原控制信息作用相反的反馈 意义:使某种生理功能在一定水平上保持相对稳定 刺激:能引起人体或组织、器官产生反应的各种内、外环境变化 必须具备三个条件:刺激的强度、刺激的作用时间、刺激强度-时间变化率 反应:人体或组织接受刺激后发生活动状态的改变 反应表现形式1)兴奋:人体接受刺激后,由相对静止状态转为活动状态,或活动状态由弱变强 2)抑制:人体接受刺激后,由活动状态转为相对静止状态,或活动状态由强变弱 内环境:细胞赖以生存的细胞外液(组织液、血浆、淋巴液) 内环境稳态:内环境的理化性质相对恒定的状态 意义:是细胞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条件 阈值:肛门能引起组织发生反应的最小刺激强度 第三章(二-2) 细胞基本功能 单纯扩散:一些脂溶性的小分子物质由膜的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转运的过程 易化扩散:非脂溶性小分子物质在细胞膜特殊镶嵌蛋白质的帮助下,顺浓度差跨膜扩散的过程 (膜外Na浓度高于膜内Na浓度近30倍;膜内K浓度高于膜外K浓度近30倍) 主动转运:细胞膜本身通过主动耗能将离子或小分子物质由膜的低浓度一侧向高浓度一侧转运的过程 (需要镶嵌在细胞膜上的一种特殊蛋白质帮助—“泵”蛋白) (钠泵的作用是逆浓度差将膜内Na泵出,把膜外K泵入,从而建立膜内外Na,K浓度差) 入胞:团块或大分子物质从细胞外进入细胞内的过程 出胞:团块或大分子物质从膜内排出到膜外的过程 转运方式 被转运的物质 特点 单纯扩散 O2 、CO2 、NH3 易化扩散 离子通道扩散 Na、K 等 被动转运,不需要耗能 载体扩散 糖、氨基酸 入胞 大分子物质 主动转运,需要耗能 出胞 大分子物质 细胞膜的基本功能:物质转运功能;受体功能 第四章 血液 1、输血基本原则:1、保证供血者的红细胞不被受血者的血清凝集素所凝集,因此,在准备输血时首先鉴定血型,尽量选同血型 2、临床上一般都采用同型血进行输血,在特殊情况下(无同血型时),可采用异型输血,即O型血可以少量输给其他血型的人,但量要少(400ml以内),速度要慢并避免反复输入 3、不管同型还是异型输血,输血前必须进行交叉配血试验 2、血浆渗透压的形成:(两部分)主要是晶体~ 晶体渗透压:由血浆中的小分子物质,如NaCl形成的渗透压 作用:血浆晶体渗透压相对稳定,对保持细胞内外的水平衡、维持红细胞的形态具有重要作用 胶体渗透压:由血浆蛋白等大分子物质(主要是血浆白蛋白)形成的渗透压 作用:维持血容量及调节血管内外水分的交换 3、等渗溶液:与血浆渗透压相等或接近的溶液。 如5%葡萄糖溶液和0.9%的NaCl溶液(生理盐水) 4、血细胞的生理功能: 红细胞:运输氧气和二氧化碳,并能缓冲血液中的酸碱变化 白细胞:1)中性粒细胞:50%~70% ,具有变形运动和吞噬能力,当体内有炎症时,白细胞总数增多和中性粒细胞的百分数增高 2)嗜碱性粒细胞:颗粒内含肝素、组胺和过敏性慢反应物质 3)嗜酸性粒细胞:能吞噬抗原抗体复合物、减轻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引起的过敏反应,还参与对蠕虫的免疫反应,故在患过敏性疾病或某些寄生虫时,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4)单核细胞:具有活跃的变形运动和一定的吞噬能力,还参与免疫反应并能识别和杀伤肿瘤细胞 5)淋巴细胞:T淋巴细胞参与细胞免疫; B淋巴细胞参与体液免疫 血小板:参与生理性止血;维持血管内皮的完整性 5、血型:血细胞膜上存在的特

文档评论(0)

autohhh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