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高频考点讲义.docVIP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刑法高频考点讲义 刑法总论 刑法概说 一、刑法的概念、性质与目的 1、概念: 37条 2、性质:特定性、广泛性、严厉性、补充性、保障性 3、目的:保护法益 二、刑法的解释 三、罪刑法定原则:控权 问题:●何为“法律”? ●何为“明文规定 一、犯罪主观要件概述 1、概念: 刑法规定的成立犯罪所必须具备的,行为人对其实施的危害行为及其危害结果所持的心理态度。包括故意与过失,二者合称罪过。 2、犯罪主观要件符合性的判断 客观事实、行为时、不能逆推 二、犯罪故意 A.直接故意 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 (一)认识因素 1、认识的内容和程度 行为的内容、危害结果(构成要件结果)、行为的危害性、会发生(必然和可能)、因果关系 2、对行为危害性的认识 (1)对特定对象的认识 (2)对规范的构成要件要素的认识 (3)违法性的认识 (二)意志因素:希望这种结果发生 B、间接故意 (一)认识因素 行为的内容、危害结果、因果关系、会发生(可能发生,不包括必然发生) (二)意志因素:放任这种结果发生 1、放任--既不希望、也不反对(容忍、听之任之) 2、这种--与认识的结果同一、具体 C、直接故意与间接故意的区别 D、故意的认定 1、完整把握故意的内容 2、犯罪故意与日常“故意”的区别 3、总则的明知与分则的明知 4、事实基础与合理推定 三、犯罪过失 (一)疏忽大意的过失 (1)有预见的义务;(2)有预见的能力 (二)过于自信的过失 1、认识因素:已经预见危害结果(法定的、相对具体的结果) 2、意志因素:轻信能够避免 (四)过于自信的过失与间接故意的区别:南瓜案 四、无罪过事件 不可抗力、意外事件 五、刑法上的认识错误 (一)法律认识错误 1、误把无罪当有罪 ;2、误把有罪当无罪 (二)事实认识错误 1、具体的事实认识错误/同一犯罪构成内的错误 2、抽象的事实认识错误/不同犯罪构成间的错误 第四章 排除犯罪的事由 一、正当防卫 (一)正当防卫的成立条件 1.起因条件:存在现实的不法侵害 2.时间条件:不法侵害正在进行 3.主观条件: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 4.对象条件不能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 我国刑法第20条第3款规定:“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 二、紧急避险 1.起因条件:法益面临现实的危险 2. 时间条件:危险正在发生 3.对象必须4.情景条件:必须出于不得已5.主观条件: 必须具有避险意图 6.限度条件:紧急避险行为不能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 第五章 故意犯罪的停止形态 第一节 概 述 一﹑概念:故意犯罪 、犯罪过程中 、 结局形态 二、存在范围:直接故意的行为犯 三、犯罪形态与犯罪阶段的关系 四、故意犯罪形态与犯罪构成的关系 第二节 犯罪预备 一、概念与特征 (一)主观上:为了实行犯罪 (二)客观上:实施了预备行为 (三)实事上未着手实行犯罪 (四)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 二、犯罪预备与犯意表示的区别 第三节 犯罪未遂 一、成立条件: 1.行为人已经着手实行犯罪 实行行为:对法益造成紧迫危险的行为,或者说,能够直接导致危害结果发生的行为。 2.犯罪未得逞 3.犯罪未得逞是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 二、刑事责任 第四节 犯罪中止 一、成立条件: 1、中止的时间性 2、中止的自动性 欲达目的而不能:未遂 ; 能达目的而不欲:中止 3、中止的客观性 4、中止的有效性 二、刑事责任 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 造成损害的 - -应当减轻处罚 第六章 共同犯罪 第一节 概述 一、共同犯罪的概念: 2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 二、共同犯罪的特征:整体性 三、共同犯罪的处罚原则:部分行为,全部责任。 四、“共同”犯罪的认定标准:部分犯罪共同说 第二节 共同犯罪的成立条件 一、主体条件:2人以上 1、自然人之间、自然人与单位之间、单位之间 2、犯罪年龄与精神状况 3、身份与共犯 二、主观条件:共同故意 同(相同)+ 共(沟通) 三、客观条件:共同行为 第三节 共同犯罪的形式 一、法定形式 (一)一般共同犯罪 (二)聚众共同犯罪 (三)集团共同犯罪 二、学理形式 (一)任意的共犯与必要的共犯 (二)事前通谋的共犯与事前无通谋的共犯 重点:承继的共犯 第四节 共犯人的分类与刑事责任 一、共犯人分类概述 (一)基本分类方法 作用分类法:主犯、从犯 分工分类法:正犯(实行犯)、教唆犯、帮助犯 (二)我国的通说 同时采用作

文档评论(0)

mghkfg5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