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分步式及分布式分水文模型应用研究.docVIP

半分步式及分布式分水文模型应用研究.doc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分布式水文模型研究概况 由于传统的流域水文模型本身所具有的局限性,同时随着水文循环中各个组成要素的深入研究,以及计算机、地理信息系统(GIS)和遥感技术的迅速发展,使构造具有一定物理基础的流域分布式水文模型成为可能。流域分布式水文模型充分考虑流域下垫面空间分布不均对水文循环的影响。在水平方向上将流域划分成许多单元网格和子流域(一般基于DEM),在垂直方向上将土壤分层,并依据流域产汇流的特性,使用一些物理的、水力学的微分方程(如连续方程与动量方程)求解径流的时空变化。与传统的流域概念性集总水文模型相比具有以下显著的优点:①具有物理机理,能描述流域内水文循环的时空变化过程;②其分布式结构,容易与GCM嵌套,研究自然和气候变化对水文循环的影响;③由于建立在DEM基础之上,所以能及时地模拟人类活动和下垫面因素变化对流域水文循环过程的影响。 下面我简单介绍一下国内外的著名的分布式水文模型。主要从模型名称,模型结构,输入输出变量,网格还是子流域为计算单元,适用性和范围等方面来描述。 一、分布式水文模型研究的发展现状----国际 在国外,分布式水文模型的研究可以认为始于 Freeze 和 Harlan 于 1969 年发表的《一个具有物理基础数值模拟的水文响应模型的蓝图》这篇文章。该文章提出了分布式水文物理模型的基本概念和框架。随后,Hewlett 和 Troenale 在 1975 年提出了森林流域的变源面积模拟模型(简称 VSAS)。1979 年 Bevenh 和 Kirbby 提出了以变源产流为基础的TOPMODEL 模 型(TOPgraphy based hydrological MODEL)。 1 TOPMODEL 模 型[1](TOPgraphy based hydrological MODEL) 该模型基于DEM推求地形指数,并利用地形指数来反映下垫面的空间变化对流域水文循环过程的影响,模型的参数具有物理意义,能用于无资料流域的产汇流计算。TOPMODEL模型的基础是变动产流面积的概念。流域降水满足冠层截留和填洼等初损以后,下渗进入土壤包气带,包气带分为土壤水带、中间带和毛细水带。 只有包气带的含水量达到田间持水量后,多余的水分中才有一部分以重力水的形式,通过大空隙直接进入饱和地下水层,所以入渗没有马上引起地下水位抬升至地表面。TOPMODEL 模型把全流域按DEM网格分块,每一个网格称为一个水文单元。大的流域又可被分成若干个子流域(或单元流域)。对每一个单元流域进行产汇流计算。产流计算包括不饱和层水分运动、饱和层水分运动及地表径流。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均视为在空间上相等,可通过等流时线方法进行汇流演算,求出单元流域出口处的流量过程。通过河道汇流得出流域总出口断面流量过程。河道演算多采用近似运动波的常波速洪水演算方法。TOPMODEL模型可以根据地形指数和流域平均缺水量计算出各点的缺水量,直观地反映源面积的大小和分布。地形指数的空间分布即反映了流域蓄水容量的分布。蓄水容量曲线与地形指数的功能相同,都是为了计算径流。在应用时,仅需DEM图和基本的水文资料(降水、蒸发、流量),甚至可用于无资料地区。 图1 TOPMODEL 模型结构 2 MIKE SHE 模型 Beven等,1980年;Abbott等,1986年;Bathurst等,1995年;Refsgaard and Storm,1995年;Chapters 等等对SHE模型进行了改进,生成了很多不同版本的SHE模型[2,4]如:20世纪90年代初由丹麦水利学研究院(DHI)在SHE模型上进一步发展研制出MIKE SHE模型。MIKE SHE 模型功能上体现三维空间特性,包括了陆地区全部的水循环过程,同时对地下水资源和地下水环境问题分析、规划和管理是它的一大特色;采用多模块耦合的方式来模拟水循环中几乎所有主要的水文过程,包括了大气循环、水流运动、溶质和泥沙输移等;通过连续计算四个不同且相互影响的储水层的含水量来模拟产汇流过程,这几个储水层代表了流域内不同的物理单元。这些储水层是:积雪储水层、地表储水层、土壤或植物根区储水层、地下水储水层。因此它被广泛应用于流域管理、土地利用变化影响评价、地下水模拟、水质污染模拟、灌溉及农作物生长对水分和污染物质在非饱和带运移的影响等众多研究领域。模型中一个流域被沿水平方向划分成一系列的相互联系单元(grid),各自具有不同的物理参数,而在垂直方向又被划分成若干层(zone), 包括冠层、不饱和层和饱和层。它所反映的流域水文过程主要包括降水、蒸散发、含植物冠层截留、地表汇流、河道汇流、非饱和壤中流和饱和地下径流等过程,每个子过程分别进行计算建模。 图2 MIKE SHE 模型结构 3 ANSWERS(A

文档评论(0)

mghkfg5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