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学习目标 1、进一步熟练基本公式的应用 2、进一步熟练推导公式的应用 3、能够正确选择公式进行求解 图像处理 点、斜率、倾斜方向、拐点、坐标轴交点 1.x-t图像 描述位置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新学案 P44 变式2 P46 7 2.v-t图像 描述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注意面积表示位移 自P48 5 甲、乙两物体在t=0时刻经过同一位置沿x轴运动,其v-t图象如图所示,则 ( ) A.甲、乙在t=0到t=ls之间沿同一方向运动 B.乙在t=0到t=7s之间的位移为零 C.甲在t=0到t=4s之间做往复运动 D.甲、乙在t=6s时的加速度方向相同 — :规律总结 1.速度与时间公式: 解题步骤 1、选取研究对象,确定运动过程 2、规定正方向,画运动示意图 3、选取适当的公式求解 4、检验结果 点评 (1)由于运动学公式较多,同一个题目往往有不同求解方法,具体选用哪一种,要视情况而定. (2)为确定解题结果是否正确,用不同方法求解是一有效措施. 练习:一物体做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2 m/s2的匀变速直线运动,在最初4 s内的平均速度是( ) A.16 m/s B.8 m/s C.2 m/s D.4 m/s 例2:自主探究:P43: 2 练习:自主探究P44: 7 二:三个有用的推论 1.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一段时间t内的平均速度等于这段时间的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还等于这段时间初?末速度矢量和的一半.即 2.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某段位移内中间位置的速度 等于这段位移的初?末速度的方均根.即 推导: 总有: 3.在任意两个连续相等的时间(T)内的位移之差为一恒定值,即Δx=x2-x1= aT2. 检测 自主P62.10 思考: 不连续的相等时间间隔内位移已知,时间间隔已知,怎样去求加速度? 小考: 如图:怎样求各计数点的速度?加速度? 用计时器测速度和加速度 1.测瞬时速度:原理: 2.测小车匀加速的加速度: (1)图像法:画v-t图像 以速度v为纵轴,时间t为横轴,建立直角坐标系,根据表中数据描点,将这些点连成一条直线.连线时应使尽量多的点落在直线上,不在直线上的点要尽量对称分布在直线两侧.误差较大的点可舍去.从图像中去相距较远的两点,用 (2)公式法:A: 恒定, B: 近似相等,用逐差法 四组数据: 六组数据: 奇数组:舍去一组数据小的保留偶数同上 小结 1: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公式及灵活应用 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三个有用的推论 3:实验中纸带的处理 作业 自主A组题 删4.11 再见! 分析 由v-t图象与时间轴所围面积的关系,可分析判断不同时间段内两物体的位移关系.另外要明确v-t图线交点的物理意义. 解析 根据v-t图线与时间轴所围面积表示位移可知:在0~10 s内,两车的位移差逐渐增大,即两车在远离,选项A错误;在10~20 s内,甲的位移增加得多,两车在靠近,到20 s末两车相遇,选项B错误;在5~15 s内,由图线的对称关系知两图线在此时间段与时间轴所围面积相等,故两车位移相等,选项C正确;v-t图线的交点表示该时刻速度相等,选项D错误. 答案 C * 2.位移与时间公式: 3.位移与速度关系公式: 若v0 = 0,则:v = at 若v0 = 0,则: 若v0 = 0,则: 例题1 : 以10 m/s的速度匀速行驶的汽车,刹车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若汽车刹车后第2 s内的位移为6.25 m(刹车时间超过2 s),则刹车后6 s内汽车的位移是多大? 解析 先求出汽车刹车过程中的加速度,再求出汽车刹车所用的时间t,把此时间与题给时间比较,若小于题给时间,则在汽车减速为零以后的时间内汽车保持静止. 设汽车刹车时的加速度为a,则有: 解析: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在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该段时间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可知,最初4 s内的平均速度等于2 s末的瞬时速度,即 =v2=at=2×2 m/s=4 m/s,故应选D. D 例题3: 一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第5 s内的位移为10 m,第6 s内的位移为15m,求物体的加速度大小.(至少用两种方法求解) 解析 解法:1: 第5 s内、第6 s内的平均速度分别等于第4.5 s和第5.5 s的瞬时速度,即 解法2: .任意两个连续相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肠套叠护理PPT课件讲解PPT课件.pptx VIP
- (沪教版2024)二年级数学上册新教材解读课件.pptx
- 小儿肛管排气.pptx VIP
- 新解读《GB_T 5271.9 - 2001信息技术 词汇 第9部分_数据通信》最新解读.docx VIP
- 新解读《GB_T 18492-2001信息技术 系统及软件完整性级别》最新解读.docx VIP
- PPT灌肠操作及并发症处理.pptx VIP
- 基于ABAQUS的橡胶材料粘弹性特性仿真.docx VIP
- 《带式输送机概述》PPT课件.pptx
- 1 “钓鱼”游戏(课件)一年级上册科学人教鄂教版2025.ppt
- 山东理工大学2021-2022学年《Python程序设计》期末考试试卷(A卷)及标准答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