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4、应对挑战,提出我们的规则创新 ——10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要致力于开放式发展,坚决反对贸易保护主义。……要坚定信心,为多边贸易体制注入新的活力。我们应该勇于担当,发出强有力政治信号,推动多哈回合谈判达成早期收获并确定全面完成谈判的具体路线图”。 ——国家主席习近平9月5日在圣彼得堡会见世界贸易组织总干事阿泽维多。 ——习近平强调,以世界贸易组织为核心的多边贸易体制是贸易自由化便利化的基础,是任何区域贸易安排都无法替代的。希望阿泽维多总干事带领世界贸易组织积极推进多哈回合谈判,坚定反对保护主义,促进全球贸易自由化便利化,维护和加强多边贸易体制。 中国从多边规则中获利,……,应对的是双边主义或区域主义,采取的的战术是隐边主义,希望的结果是引导完善全球多边主义框架 自贸区试验没有改变WTO的科学范式标准,仍然是对贸易多边主义的肯定和修正。修正美国的两个做法:针对性地选择贸易伙伴、针对性地开展全球双边伙伴关系的战略布局。这是区别本次自贸区与BIT、FTA谈判的一个重大区别。 可以看做是一次对规则异化的挽回 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各项开放制度的提出本质上是提供大国公共产品 罗伯特,吉尔平在《国际关系政治经济学》中提出,国际社会的公共产品大体包括建立在最惠国待遇不歧视原则和无条件互惠原则基础上的自由开放贸易制度、国际货币和提供国际安全。而负责任的大国大多要提供全部或其中若干项内容 对中国现阶段来讲,国际维和、索马里护航等是提供国际安全,但由于国力军力的限制只是初级阶段;国际货币提供也不能马上实现,那么现阶段提供贸易投资领域的公共产品,供全球各国来享用,就是理所应当的事情。 随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破灭,国际货币破产 而国际贸易体系也发生不利于发达国家的变化——WTO入门规则变成最低门槛,成员国拒绝过快的新变化 国际安全领域受到严重挑战 美国恐惧了吗? “我们一直自以为战无不胜…… 在这一天之前,这一民族从未如此软弱;在这一天之后,这一民族从未如此坚强” 一般做法,是把国内市场开放作为讨价还价的筹码 即使一些开放措施有利于促进国内市场化改革,也不会立刻将其付诸实际,而是将其保留为下一轮谈判的筹码。 而本次通过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自主开放一部分利大于弊的项目,不仅有助于促进国内改革,更可以在道义上掌握未来国际规则谈判的制高点。 调整“不做先锋,不拖后腿”的谈判原则,实现从“中间人”到“带头人”的身份转换。 两个比较:一个是2001年入世研究、一个是2012年的营改增。 相同之处:都是顶层设计与基层实践的结合,和上海政策策源和制度创新试点的地位 但不同之处在于,前一次是国家主导,上海摇旗呐喊;后一次是地方实践,国家不加干涉。而这一次的自由贸易试验区则是双管齐下,国家在试验,地方也在试验;双客体对象。如果自贸试验区的试验成了,可推广可复制的对象恐怕不止是全国,还可能是全世界的多边体制。 自贸试验区开放的意义犹如新一轮入世,但路径截然不同 前一轮开放是模仿式开放,主要方法是制度学习,基本内容依靠复制,对国际贸易规则的态度是遵守,应对模式是反撞式改革;“被动跟随、风险难测、危、机并存” 我们这次是创新型开放,主要方式是制度创新,基本内容依靠自主创新,对国际贸易投资规则的态度是改良,应对方式是〝顶层设计、基层实践〞〝态度主动、风险可控〞。是我国开放机制的一次巨大创新; 贸易制度对应便利开放 投资准入制度对应宽松平等 金融制度对应合理有效 海关监管制度对应高效便捷 税收制度对应适度合理 综合监管制度对应事中事后 信用制度对应共享透明 法律制度对应完善规范 重点领域管理制度对应专业开放。 1、按照《服务贸易总协定》、《与贸易有关的投资协定》等多边和双边投资协定要求,逐步建立以“准入前国民待遇+负面清单”为主的投资管理基本制度框架 2、按照《关于简化和协调海关业务制度的国际公约》以及世界上主要多边、双边协定要求,加快建立以便利化、自由化和国际化为基本特征的贸易管理基本制度框架 3、按照《关于建立和协调海关制度的国际公约》要求,并在借鉴欧美等海关监管经验基础上,稳妥推行以“单一窗口、分类监管、便捷高效”为核心思想的海关监管基本制度框架 4、按照我国资本账户开放和人民币国际化总体部署,借鉴香港金融管理制度有关做法,积极创新以“离岸金融+自由兑换”为中心的金融(外汇)管理基本制度框架 5、按照欧、美、港、新等发达国家或地区专业服务业发展的经验和规律,加快推动建立以专业化、特色化为基本原则的重点服务业领域基本制度框架 6、参照国际条约、公约、协议以及通行惯例与准则制定试验区的质量及技术标准,加强探索以“事中事后动态监管+大数据网络平台”为支撑的综合监管执法基本制度框架 7、参照欧美等发达国家自贸区立法实践,逐步健全以风险防范、规范运作为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