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地形专题资料
地形专题
一.地形判定(1)地形的概念:地表各种各样的形态
地形 表示方法 示意图等高线图 特征 说明 山地山峰
闭合曲线外低内高▲符号
四周低中部高
示坡线画在等高线外侧,坡度向外侧降
盆地洼池
闭合曲线外高内低
四周高中间低
示坡线画在等高线内侧,坡度向内侧降
山脊
等高线凸向高处山脊连线
从山顶到山麓凸起高耸部分
山脊线也叫分水线
山谷
等高线凸向高处山谷连线
山脊之间低洼部分
山谷线也叫集水线
鞍部
一对山脊等高线组成
相邻两个山顶之间呈马鞍形
鞍部是山谷线最高处,山脊线最低处
峭壁陡崖
多条等高线会合重叠在一处
近于垂直的山坡,称峭壁。峭壁上部突出处,称悬崖或陡崖
(2)五种基本地形的形态特征
类型 高 度 地表起伏特征 平原 一般在200m以下 地表平坦、起伏较小 高原 一般海拔较高 绝对高度大、相对高度小地区 丘陵 海拔500m以下,相对高度100m以下 地形起伏、坡度较缓 山地 海拔500m以上,相对高度100m以上 地表起伏大 盆地 无一定高度 四周高中间低 有的山地呈带状分布,并且沿着一定方向延伸很长,叫山脉。喜马拉雅山脉世界最高大,安第斯山脉世界最长。在成因上有联系的一系列山脉总称为山系,最突出的是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山系和科迪勒拉山系。人们习惯上把山地丘陵分布的地区连同比较崎岖的高原叫山区
大陆架:靠近大陆的浅海地区,大陆向海洋的自然延伸,深度一般不超过200m
海底地形 大陆坡:大陆架外缘巨大的陡坡
洋底地形:大陆坡外,有洋盆、海沟和海岭等地形
二、地形的形成原因
1、地表形态的变化和地质作用
地质作用:由于自然界原因,引起地壳的表面形态、组成物质和内部结构发生变化
分 类 能量来源 表现形式 相互关系 内力作用 地球本身,主要是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热能 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 内力作用形成高山盆地,外力作用把高山削低凹地填平,两者同时进行,一般内力作用起主导作用 外力作用 地球外部太阳辐射能和重力能 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积沉岩 2、地壳运动与板块构造
(1)地壳运动
性质方向 概 念 结 果 关系 水平运动 沿平行于地球表面方向的运动 使地壳物质弯曲变形常形成巨大褶皱山系,有的断裂张开,形成裂谷和海洋 相伴发生,以水平运动为主,垂直运动为辅 升降运动(垂直运动) 沿垂直于地球表面方向的运动 表现为地壳的抬升或下沉,引起地表高低起伏和海陆变迁 (2)板块构造
板块概念:岩石圈(地壳和地幔上部软流层以上)被一些断裂构造如海岭、海沟等分割成许多单元:亚欧、非洲、美洲、印度洋、南极洲、太平洋
需要关注的几处地方:
①大褶皱山系、大岛弧链几乎都是消亡边界。如阿尔卑斯山脉、喜马拉雅山脉、安地斯山脉、日本群岛、马来群岛、新西兰等,均由两大板块碰撞挤压形成山脉、岛弧链、深海沟。
②澳大利亚、南亚、阿拉伯半岛属于印度洋板块。③冰岛:生长边界。
④安地斯山脉:墨西哥以北的美洲部分为太平洋板块交界,墨西哥以南部分为南极洲板块交界。
运动规律: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交界处地壳比较活动
板块张裂(生长边界)地区——裂谷或海洋
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相撞:
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相撞:
注意: 海底岩石年龄由生长边界(大洋中脊)向两侧逐渐变老。
(3)地质构造与构造地貌
概念:地壳运动的足迹称为地质构造,形成的地貌,称为构造地貌。岩层的弯曲变形,叫褶皱。岩体发生破裂,并且沿断裂面两侧岩块有明显的错动、位移,叫断层。
形式 从形态上看 从岩层新老关系上看 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的原因 褶皱 背斜 向上拱起 岩层中心老、两翼新 背斜顶部受到张力容易被侵蚀成谷地;向斜槽部受挤压物质不易被侵蚀反而成山岭 向斜 向下弯曲 岩层中心新、两翼老 断层 地垒 两条断层之间中间上升,两边下降,形成块状山地, 地堑 两条断层之间中间下降,两边上升,形成凹陷地带, (4)外力作用与地貌
风化作用:岩石在温度变化(物理风化)、化学破坏(化学风化)、生物生长活动(生物风化)变成松散、碎屑状沉积物,残留地表形成风化壳,为侵蚀作用提供条件
侵蚀:黄土高原由于岩性疏松、再加上地表植被多遭破坏,侵蚀严重,形成千沟万壑
沉积:在流出山口时形成山麓冲积扇;河流中下游形成冲积平原和河口三角洲
冲积扇 三角洲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回风平巷变坡施工安全技术措施.doc
- 回风斜井短探安全技术措施.doc
- 回风立井导水钻孔钻孔施工安全技术.doc
- 因为文言虚词的理解与练习及答案.doc
- 团险业务协议管理规则.doc
- 园林建筑设计试卷AB答案211.doc
- 固体制剂制粒质量分析及控制.doc
- 固体测验第一章.doc
- 固定点焊机维修手册.doc
- 国内外液压支架发展现状与趋势.doc
- CNAS-CL63-2017 司法鉴定-法庭科学机构能力认可准则在声像资料鉴定领域的应用说明.docx
- 12J7-3 河北《内装修-吊顶》.docx
- 12N2 河北省12系列建筑标准设计图集 燃气(油)供热锅炉房工程.docx
- 内蒙古 12S8 排水工程 DBJ03-22-2014.docx
- 山西省 12S10 12系列建筑标准设计 管道支架、吊架.docx
- 16J601-木门窗标准图集.docx
- 12J8 河北省12系列《 楼梯》.docx
- CNAS-GL37 2015 校准和测量能力(CMC)表示指南.docx
- CNAS-RL02-2016 能力验证规则.docx
- 津02SJ601 PVC塑料门窗标准.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