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外语课堂教学中的错误纠正策略及技能
外语课堂教学中的错误纠正策略及技能
●袁昌寰
在整个语言教学活动中,对错误的分析,具有反
馈作用。它告诉教师,学生学到了什么,以及他们自己
所用的教材和教学方法产生了什么效果;并且能使他
决定是否继续讲授教学大纲中的下一项内容,或者是
否还要花更多时间讲授他正在讲授的内容。
许多教师对语言错误(Ianguage errors)缺乏科学
的认识,从而对错误作出种种不合理的分析和处理,
这样使语言错误失去了许多价值。在教师中存在着
有错必纠与对错误听其自然这两种相对立的极
端观点。前者只管语言形式,不管语言内容,挫伤了学
生语言交际运用的积极性;后者只注意语言的流利
性,忽略了语言的准确性,难以提高学生的语言水
平。
如何提高错误分析的利用率,使之更有效地为教
学服务,教师必须科学地理解语言错误,在具体教学
活动中,采取适当的手段处理语言错误,掌握正确纠
错的技能。
一、对语言错误的认识
在语言学和外语教学思想的发展过程中,语言错
误分析一直是争论焦点之一。各家学派对此都有不同
的认识和看法。上面提到的有错必纠的观点,在某
种程度上,受了规定主义(Prescriptivism)或行为主义
(Behaviourism)等理论的影响。
规定主义是一种对待语言研究的态度,它试图建
立正确用法的规则。按照它的观点,大家必须按正确
的规则去使用语言,不得违反,犯错误是绝对不允许
的。规定主义把语言看成是静态的事物。但是,现代语
言是活的,不能靠几条法律式的、一成不变的规
则来限定,特别是口头语言。例如narrow,shallow,Iikely
这些词。它们的比较级形式是narrower,shallower,Iikelier.
但是许多其他双音节形容词如useful,solid,childish,
是不能用加词尾的办法来构成比较级的。我们很难找到规则,说明哪些双音节形容词加词尾,哪些不能加词尾。英语的发音规则与不规则现象也是如此。威尔金斯(D·A·Wilkins)认为:…¨学习者只有在自由地使用语言的过程中犯了这方面的错误时,才能发现这些形式是不能用的。因此,语言错误,就学习者个体来说,是学习活动的发展期中的错误(developmental errors)。使用控制语言的教法只能把活的语言教死。在心理因素上阻碍学习者的内在发展,而且学习者最终掌握的更多的是语言知识,而不是运用语言的交际能力。
到六十年代后期,行为主义语言学习理论开始流
行,其核心是习惯和错误两大问题。B·Skinner等
行为主义者把语言的掌握和运用理解为刺激、反应和
巩固的过程。他们认为本族语和外语的学习过程大致
相同;通过模仿、不断对外界环境的刺激做出反应,以
至于形成习惯,他们特别强调养成好的语言习惯,把
坏习惯(错误)消灭在萌芽状态中。正如Brooks提出
错误象罪孽一样必须避免,其影响必须消除。
但是语言的一大特点是创造性。新创造的句子
在数量上是无限的,很少人会在实际生活中反复使用
完全相同的句子,而且一个人往往能够创造、理解并
判断他先前从未听到过的句子。做到这一点靠机械模
仿是不行的,要靠学习者在内在化过程中不断总结规
则来创造新的句子,而在语言运用中犯语言错误就表
现了一种创造过程。正如心灵主义(mentalism)理论认
为的,错误表明学习者积极利用已有的语言知识对
新语言的使用进行假设尝试。但是机械的行为主义
理论主张刺激一反应的模仿性学习模式,强调语言
的正确性,预防错误的出现,这在实质上否定了语言
交流中的心理因素,否定了假设尝试,违反了语言的
创造性特性。其结果:学习者在严格控制的情况下,
通过模仿能正确无误地组织语言,但一旦jinru 一个较
自由的语境里,他就感到无所适从,难以表达。
尽管行为主义理论与规定主义理论在若干问题
上持截然不同的态度,但在语言错误这个问题上,它
们却有一致的看法,认为错误是消极的因素。然而这
个传统观点受到了心灵主义理论的挑战,心灵主义认
为语言错误是个积极因素,它表明学习者在学习活动
中不断进行语言创造,具有必然性、独特性和不稳
定性。
众所周知,学习者不可能一次性掌握目标语
(target language)。在达到预期目标之前,他们必然要经
过一个漫长的内在化(internalization)的过程。他得到
一个输人信号(学习内容),通过练习运用,又输出一
个信号。这个输出信号不会是输人信号的简单或机械
的重复,也不可能是目标语规则所定的。但这个信号
能反馈给输入端和学习者,形成循环式的学习模式。
经过不断反复,使输出信号逐渐接近目标语的语言系
统,最终掌握目标语。最新的第二语言理论研究把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地质构造台账.doc
- 地质测量仪器管理办法.doc
- 地质考试重点1.doc
- 地质试题9.doc
- 地铁LED照明设计方案.docx
- 地铁隧道风机供电方案.doc
- 地震数据采集实验指导书.doc
- 地震波是如何传播的.doc
- 地震灾害教案.doc
- 地震灾害状况期末考试.doc
- 译林版五年级英语下册期末试卷及答案(A4可打印) .pdf
- 2024年药品公司销售工作计划样本(2篇) .pdf
- 2025年纺织服装行业功能性纺织面料开发与应用方案.pptx
- 医院病例讨论模板.pptx
- 注册会计师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战略分析-试卷15_真题-无答案(970).pdf
- 2025年纺织服装行业功能性纺织品开发与推广方案.pptx
- 2024年山东省济南市钢城区实验学校中考二模道德与法治试题(无答案).pdf
- 2024年中级银行从业资格之中级银行管理通关提分题库及完整答案.pdf
- 2025年纺织服装行业智能供应链管理优化方案.pptx
- 2017-2023年中国人力资源服务外包市场运营态势研究报告(目录).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