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选自清孙家鼎《钦定图经说》 三、选文《牧誓》 西周形势图 第二讲经部 第二节《尚书》 《史记·鲁周公世家》:“十一年伐纣,至牧野,周公佐武王,作《牧誓》。” 第二讲经部 第二节《尚书》 利簋, 中国西周早期的青铜器。为武王时期有司(官名)利所作的祭器。1976年出土于陕西临潼。 “武王征商,佳甲子朝,岁鼎克闻,夙有商。” 時甲子昧爽,王朝至于商郊牧野,乃誓。王左杖黃鉞,右秉白旄 以麾。曰:“ 逖矣,西土之人!” 1、甲子 :古代记时常用干支法,依周历计算,甲子这天当是武王即位后的第十三年的二月五日。《史记·周本纪》,为二月甲子,甲子之日,即二月四日。 2、昧 爽:昧,冥,爽,早旦,谓天将明未明之时。《说文》:“昧爽,旦明也。《礼记·内则》:“昧爽而朝,日出而退。” 3、商 郊 牧 野:商郊,指商都朝歌的郊外。牧(野),地名,今河南淇县北。 4、杖,拿着,《说文》,“杖.持也。” 5、 钺:《说文》为戊,即大斧,以黄金为饰的大斧。钺与斧形制相近,区别是钺形体薄、刃部宽且成圆弧形。钺主要是作为军权的象征,所以钺大多铸造精良,钺身上刻有人面或兽面纹饰,形象狰狞而华美,给人一种威慑力。 6、秉,《尔雅·释诂》“执也。” 7、麾,同挥,指挥。 8、逖,远。《史记》:“逖远”。谓我西方之人劳师远征。 第二讲经部 第二节《尚书》 第二讲经部 第二节《尚书》 西周利簋及铭文拓片(陕西临潼出土),通高28厘米 1976年陕西省临潼县零口出土现藏中国历史博物馆 第二讲经部 第二节《尚书》 妇好是商王武丁的妻子,也是中国古代最早的女将,曾率军征伐夷、羌、土等方国,战功卓著。1976年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出土了4件青铜钺。其中一件大钺长39.5厘米,刃宽37.5厘米,重达9千克。钺上饰双虎扑噬人头纹,还有“妇好”二字铭文。该钺并非实战兵器,而是妇好统帅权威的象征物。 第二讲经部 第二节《尚书》 商代妇好大铜钺 王 曰 :“嗟 !我 友 邦 冢 君 ,御 事 :司 徒 、司 馬 、 司 空 、亞旅 、 師 氏 、 千 夫 長 、百 夫 長 ,及 庸 、蜀 、 羌 、髳 、微 、盧 、 彭 、 濮人。稱 爾 戈,比 爾 干,立 爾 矛 ,予 其 誓。” 1、嗟,感叹词,我,亲爱之词,谓我亲爱的师众。冢,大也。冢君,对友邦国君的尊称,即下述庸蜀等八个西方古代部族的首领。 2、御,治也,御事,泛指治事之臣,即如下所称司徒等;司徒、司馬、司空,《孔传》:“治事三卿,司徒主民,司马主兵,司空主土。” 3、庸 …濮,以上所指,皆边陲的少数民族名,《正义》曰:“此八国者西南夷也。” 4、称,耸也,举起;比,按次序排好;长矛立之于地,故曰立。 第二讲经部 第二节《尚书》 秦代“中阳”铭文戈 中国古代用于钩杀和啄击的冷兵器。由戈头和柄组成。戈头多为青铜铸造。柄多为竹、木制作,长度通常为1米左右,最长超过3米。戈盛行于商代至战国时期。战国晚期,铁兵器使用渐多,逐渐淘汰了青铜戈,至西汉后期已绝迹。 中国古代军队使用的手持防护兵器。形状有长方形、梯形或圆形。材料为皮革、木材、藤或金属等。大盾高约1米,宽约60-80厘米。小盾高约60厘米,宽约40厘米。 战国凸字形漆革盾 第二讲经部 第二节《尚书》 中国古代用于直刺,扎挑格斗的冷兵器。由矛头和矛柄组成。矛头多以金属制作,矛柄多采用木、竹和藤等材料制作,也有用金属材料的。矛长通常为1.8-2.7米,有的达4米多。矛头一般长40厘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