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20课《香菱学诗》教学设计
《香菱学诗》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人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中所选的课文是古代长篇小说中几个有名的片段,基于初三学生有了二年学习小说的经验与方法,所以本单元的教学目的是进一步引发学生阅读此类小说的兴趣,培养学生对古代文化的热爱。 与诗歌、散文相比较,小说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必须写人,而且要写出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而塑造人物形象是小说反映社会的主要手段。小说的思想倾向是通过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来体现的。因此要把握小说的思想内容,就必须首先认真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香菱学诗》选自我国古典小说中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红楼梦》,它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为背景,以贾宝玉、林黛玉爱情悲剧为主线,塑造了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晴雯、王熙凤、香菱等一系列富有典型性性格的艺术形象。本文主人公香菱是个苦命的女子,她文化底子不深,但她学诗终于取得成功,文中着重描写了她的苦吟,但苦吟不是她取得成功的唯一原因,对此,我们应结合她学诗的全过程,作广泛而深入的探究,以便从中获取有益的启迪。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红楼梦》的文学常识,整体把握选文的故事情节,学习作者以多种手法刻画人物形象的写作技巧。讨论香菱学诗取得成功的原因,从中获得启示。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生掌握学习小说的要点与方法,初步体会《红楼梦》的艺术特色。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本文,培养学生善学、乐学、苦学的学习精神和态度。
三、教学设想
《香菱学诗》详细叙述了黛玉指点学诗门径,香菱谈读诗体会并苦心写诗的经过。教学本文,力求从内容、写法两方面突破。
内容上,着重探究香菱学诗成功的原因。既要考虑到香菱的“苦志”,也要考虑到黛玉的深厚学识和教育艺术,同时也要联系大观园优越宽松的环境。联类引申,联系实际,思考香菱学诗会对中学生学习语文有何帮助。体味作者对香菱这一形象倾注的思想感情,深入理解《红楼梦》的主题思想,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写法上,通过涵泳品味描写香菱的有关语句,引导学生体会细节描写在塑造人物形象上的作用;通过揣摩宝钗、宝玉的话,理解侧面烘托的表达效果。
教学本文,采用了小说五步阅读法:泛读,整体感知;精读,理解文章内容;赏读,学习作者塑造人物的高超手法;思读课文,质疑问难,互动探究;延读,拓展延伸,开阔视野。 本文是一篇自读课文,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教学课堂,培养学生思维和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
四、教学重点
1.探究香菱学诗成功的原因。
2.赏析小说塑造人物的手法。
3.揣摩香菱这一形象,理解作者文中倾注的思想感情。
4.引导学生探讨香菱学诗对我们学习语文有何帮助。
五、教学难点
1、理解“好诗”的标准。
2、人物的侧面描写及其作用。
六、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导入:由一曲《红楼梦》之金陵十二钗副册《叹香菱》,引出本文主人公香菱的悲苦身世。
叹香菱
根并荷花一茎香,平生遭际实堪伤。
自从两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乡。
——《红楼梦》之金陵十二钗副册 香菱
香菱身世:香菱,本名甄英莲(偕音真应怜)是甄世隐的女儿。出身官宦家庭,是父母的掌上明珠,三岁那年元宵,在看社火花灯时被骗子拐走,过了几年,侥幸遇到个冯公子冯渊(偕音逢冤)真心实意要买她,不料又碰到了呆霸王薛蟠,打死了冯渊,生拖死拽地抢走香菱,买去做妾,后随薛家进京,一直住在荣府梨香院。平日她要伺候薛蟠,难得有空。因薛蟠外出经商,宝钗把她带进大观园给自己做伴。环境的改变激发了香菱学写诗的愿望,宝钗说她得陇望蜀,可她急切得很,于是去找林黛玉。选文从这里展开。
(二)整体感知:速度课文,理清文章结构。
由一个问题:香菱学诗过程是怎样的?引领分析文本结构。
归纳:黛玉指点学诗门径、香菱用心读诗悟诗、香菱苦心反复作诗
(三)文本解读:以启发式为主,读中感悟,师生共同交流探讨。
1、黛玉身为老师,指点了哪些学诗的门径?
起承转合、平仄相对、虚实相生
第一立意要紧,不以词害意(重内容、轻形式)
多读诗,读名家诗
品词析句:
2、香菱是怎样感悟王维诗句的?
?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品析“直”和“圆”两个形容词的妙处)
? 日落江湖白,潮来天地青。(品析“白”和“青”两个形容词的不同)
? 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品析“余”和“上”两个动词的妙处)
3、香菱写了哪几首诗?黛玉是如何点评的?你又会怎样点评?
香菱写的第一首诗:
月挂中天夜色寒,清光皎皎影团团。诗人助兴常思玩,野客添愁不忍观。翡翠楼边悬玉镜,珍珠帘外挂冰盘。良宵何用烧银烛,晴彩辉煌映画栏。
探讨明确:香菱作的第一首诗比较幼稚,用语直露,把前人咏月习用的词藻堆砌起来,凑合成篇。最大的问题是,全诗没有表达真情实感,了无新意。诗中所用“月桂”“玉镜”“冰盘”等,词藻陈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九年级语文下册《乡情诗两首》课件 浙教版.ppt
-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第13课《威尼斯商人》教学课件 新人教版.ppt
- 九年级语文下册《五月的青岛》课件 浙教版.ppt
- 二年级语文上册 第1单元《识字一》综合练习题1 新人教版.doc
- 二年级语文上册 第1单元《识字一》综合练习题2 新人教版.doc
- 二年级语文上册 第2单元《识字二》综合练习题1 新人教版.doc
- 二年级语文上册 第2单元《识字二》综合练习题2 新人教版.doc
- 二年级语文上册 第3单元《识字三》综合练习题1 新人教版.doc
- 二年级语文上册 第3单元《识字三》综合练习题2 新人教版.doc
- 二年级语文上册 第4单元《识字四》综合练习题1 新人教版.doc
-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21课《陈涉世家》教学设计.doc
-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22课《唐雎不辱使命》教学设计.doc
-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23课《隆中对》教学设计.doc
-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25课《词五首》教学设计.doc
-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24课《出师表》教学设计.doc
-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第10课 《孤独之旅》教案设计+说课稿.doc
-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5单元第17课《公输》教学设计.doc
-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5单元第19课《鱼我所欲也》教学设计.doc
-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6单元第21课《曹刿论战》教学设计.doc
-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6单元第21课《曹刿论战》文本解读及教学设计.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