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姥姥的剪纸》讲述.ppt

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姥姥的剪纸》讲述.ppt

  1. 1、本文档共3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文围绕姥姥的剪纸一共讲了那些事?分段写段意。 1—3:姥姥的剪纸技艺出神入化,对于别人总是有求必应。(勤劳善良) 4—6:调皮的“我”让姥姥蒙眼剪纸,姥姥剪出的“喜鹊登枝”令我折服。(熟能生巧) 7—12:姥姥用“牛驮小兔”拴住了我的心。(祖孙情深) 13:无论“我”走多远,姥姥的剪纸会永远伴着我。(怀念姥姥) 我从小就听人啧啧赞叹:“你姥姥神了,剪猫像猫,剪虎像虎,剪只母鸡能下蛋,剪只公鸡能打鸣。” 姥姥用指头点了一下我的鼻子,“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 姥姥用指头点了一下我的鼻子,“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 * 姥姥的剪纸 剪纸 是一种民间传统工艺品。早在汉、唐时代,民间妇女就以金银箔和彩帛剪成花鸟贴在两鬓角作装饰;后来逐步发展,剪成花草、动物等贴在窗户上,又叫“窗花”;剪纸工具很简单,就一把剪刀,有的艺人用刻刀,所以,剪纸又称为“刻纸”。 择菜 清爽 庄稼 刁难 小屯 敦厚 捂住 薅草 耍赖 挑剔 啃食 驮 岂 撩起 熟悉 zhái shuǎng jia diāo nàn tún dūn wǔ hāo shuǎ lài tì kěn tuó qǐ liāo shú 刁难:故意为难别人。 挑剔:在细节上过分地找毛病。 耍赖:使用无赖的手段。 调皮蛋:对调皮孩子的昵称。 栩栩如生:形容表现得十分生动。 有求必应:只要有人请求就一定答应。 熟能生巧:熟练了就能找到窍门。 一把普普通通的剪刀,一张普普通通的彩纸,在姥姥的手里翻来折去,便要什么有什么了,人物、动物、植物、器物,无所不能。 神 夸张的修辞手法。 嗬!梅枝与喜鹊形象生动,大小疏密无可挑剔 。 姥姥的剪纸真是 啊! 用一个词来赞美这些剪纸: 栩栩如生 活灵活现 神了 我是个出名的调皮蛋,经常变着花样刁难姥姥。 刁难:故意使人为难。 嗬!梅枝与喜鹊形象生动, 大小疏密无可挑剔 。 数九隆冬剪,三伏盛夏剪, 日光下剪,月光下剪, 灯光下剪,甚至摸黑剪。 用“不管……还是……, 不管……还是……, 不管……还是”说一说。 姥姥的手就是眼睛,好使的剪刀就像她两根延长的手指。 比喻姥姥的手十分灵活,形象地表现了姥姥高超而娴熟的剪纸技艺。 用一个词形容姥姥: 心灵手巧 举举生活中的例子,用下面句式来说一说。 熟能生巧,总( ),( )! 结合你的生活中的体验,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 “熟能生巧,总剪,手就有准头了!” “准头”靠的是勤学苦练。 慈祥的姥姥广结善缘,有求必应,任谁开口都行。姥姥撩起蓝布围裙擦擦手:“说吧,派啥用场?往哪儿贴?”看人乐颠颠地走了,她接着干活儿:洗衣服、纳鞋底、择菜、淘米、喂猪、薅草…… 勤劳善良 “密云多雨的盛夏,姥姥怕我溜到河里游泳出危险,便有剪纸把我拴在屋檐下。” “密云多雨的盛夏,姥姥怕我溜到河里游泳出危险,便有剪纸把我拴在屋檐下。” 你从‘拴’中体会到什么? *

文档评论(0)

宝贝计划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