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谈谈中医药歌诀 厦门大学医学院 孙孝忠 中医药歌诀举隅 医学三字经 《医学三字经·咳嗽》 气上呛,咳嗽生;肺最重,胃非轻。 肺如钟,撞则鸣。风寒入,外撞鸣;痨损积,内撞鸣。 谁治外,六安行;谁治内,虚痨程。 挟水气,小龙平;兼郁火,小柴清。 姜细味,一齐烹;长沙法,细而精。 医学三字经 注: 六安行:六安煎可以用。 六安煎 治疗外感风寒或寒湿的咳嗽。半夏2钱 陈皮1.5钱 茯苓3钱 甘草1钱 杏仁2钱(去皮尖) 白芥子1钱(炒研) 生姜七片水煎服。 虚劳程:用治虚劳的法则。程:法则。 医学三字经 小龙平:小青龙汤可以平定。 小青龙汤 治疗痰饮咳嗽。凡症见气喘、咳嗽、恶寒作呕的均适用。麻黄 芍药 干姜 桂枝 甘草各二钱 半夏3钱 五味子1钱 细辛八分水煎服。 小柴清:小柴胡汤可以清郁火。 小柴胡汤 治往来寒热(间歇热型),胸胁苦满,口苦,耳聋,目眩,咳嗽,不思饮食等症。柴胡4钱 黄芩 人参 甘草 生姜各1钱 半夏2钱 大枣2枚 水煎,日二服。 中药歌诀 麻黄(《中药学》教材) 【药性】辛、微苦,温。归肺、膀胱经。 【功效】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 【应用】1.风寒感冒。2.咳嗽气喘。3.风水水肿。 【用法用量】煎服,2~9克。发汗解表宜生用,止咳平喘多炙用。 【使用注意】本品发汗宣肺图力强,凡表虚自汗、阴虚盗汗及肺肾虚喘者均当慎用。 中药歌诀 麻黄 辛温解表宜麻黄,发汗平喘功力强。 风水水肿亦堪用,利水消肿输膀胱。 生用发汗炙平喘,汗证虚喘慎勿尝。 中药歌诀 菊花 【药性】辛、甘、苦、微寒。归肺、肝经。 【功效】疏散风热,平抑肝阳,清肝明目,清热解毒。 【应用】1.疏散风热,温病初起。2.肝阳眩晕,肝风实证。3.目赤昏花。4.疮痈肿毒。 【用法用量】煎服,5~9克。疏散风热宜用黄菊花,平肝、清肝明目宜用白菊花。 中药歌诀 菊花 菊花微寒辛苦甘,疏散风热可清肝。 诸风头眩皆可治,目疾痈肿俱可安。 黄菊长于散风热,白菊清肝又平肝。 方剂歌诀 小柴胡汤(《伤寒论》): 【组成】 柴胡 24g 黄芩 9g 人参 9g 甘草 9g 半夏 9g 生姜 9g 大枣 4枚 【功能】和解少阳 【主治】 1.伤寒少阳证。寒热往来,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口苦,咽干,目眩,舌苔薄白,脉弦者。 2.热入血室证。妇人伤寒,经水适断,寒热发作有时。 3.黄疸、疟疾以及内伤杂病而见少阳证者。 方剂歌诀 小柴胡汤汤头歌: 小柴胡汤和解功,半夏人参甘草从, 更加黄芩生姜枣,少阳为病此方宗。 针灸歌诀 《灵枢·经脉》原文: 肺手太阴之脉,起于中焦,下络大肠,还循胃口,上膈属肺,从肺系横出腋下,下循臑内,行少阴、心主之前,下肘中,循臂内上骨下廉,入寸口,上鱼,循鱼际,出大指之端;其支者,从腕后直出次指内廉出其端。 肺系:喉咙。臑:上臂。上骨:桡骨。廉:侧边。 针灸歌诀 手太阴肺经循行歌 手太阴肺中焦起,下络大肠胃口行, 上膈属肺从肺系,横出腋下臑内萦, 行于少阴心主前,下肘循桡骨下廉, 遂入寸口上鱼际,大指内侧爪甲根。 支络还出腕后出,接次指交阳明经。 针灸歌诀 任脉24穴: 会阴、曲骨、中极、关元、石门、气海、阴交、神阙、水分、下脘、建里、中脘、上脘、巨阙、鸠尾、中庭、膻中、玉堂、紫宫、华盖、璇玑、天突、廉泉、承浆。 针灸歌诀 任脉经穴歌(24穴) 任脉会阴两阴间,曲骨毛际陷中安, 中极脐下四寸取,关元脐下三寸连, 脐下二寸石门是,脐下寸半气海全, 脐下一寸阴交穴,脐之中央即神阙, 脐上一寸为水分,脐上二寸下脘列, 脐上三寸名建里,脐上四寸中脘接, 针灸歌诀 任脉经穴歌(24穴) 脐上五寸上脘在,脐上六寸巨阙穴, 鸠尾脐上七寸量,中庭膻下寸六取, 膻中却在两乳间,膻上寸六玉堂主, 膻上紫宫三寸二,膻上四八华盖举, 膻上璇玑六寸四,玑上一寸天突取, 廉泉结上舌本下,承浆颐前唇下处。 七言歌诀的创作 七言歌诀的优势 七言歌诀较五言、三言等相比,有优势: 信息量大,可以容纳更多内容。 语句灵活,可以更加自由编撰。 可长可短,四句、六句、八句及以上均可。 七言歌诀的押韵 七言歌诀押韵特点: 句末押韵。(句末最后一字押韵的字叫韵脚) 偶数句押韵,奇数句不押韵。 但首句可入韵,也可不入韵。 押韵用诗歌新韵(十八韵),不用古韵。 韵脚一般分平声、上声、去声三类,不通押。 入声可忽略,因为同学们都不用方言了。 十八韵 一麻 a, ba, ca, cha, da, fa, ga, gua, ha, hua, jia, ka, kua, la, ma, na, pa, qia, sa, sha, shua, ta, wa, xia, ya, za, zha 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