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承-诊断学.docVIP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绪论 一、中医诊断学发展简史 1、扁鹊:“切脉、望色、听声、写形” 2、《黄帝内经》:从理论上奠定了中医诊断学的基础 3、西汉 淳如意:创“诊籍” 4、东汉 张仲景《伤寒论》:创六经辨证,概念清楚,层次分明 5、东汉 华佗: 论症、论脉、论脏腑寒热虚实,甚为精当 6、西晋王叔和《脉经》为我国最早的脉学专著 7、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是我国第一部病源诊断的专著 8、元朝敖氏《点点金》《金镜录》为论舌的第一部专著 9、明朝张景岳《景岳全书》 10、明朝李时珍《濒湖脉学》 11、清朝林之翰《四诊抉微》四诊并重,色脉并重 二、中医诊断学的基本原则、原理 原则: 审查内外、辩证求因、四诊合参 原理:司外揣内、见微知著、以常衡变 四诊 一、望诊 主要内容:目光(重点)、神情、气色、体态 1、目光 得神:有神、精充气足神旺 少神:正气不足, 轻度损伤,脏腑功能减弱。 失神:循衣摸床、摄空理线(邪热扰心) 假神:颧红如妆、浮光外露。阴不敛阳,虚阳外越 神志异常 癫:抑郁型(湿痰蒙闭);狂:兴奋型(痰火扰心)痫:发作型(肝风挟痰上扰);脏燥:时时恐惧、焦虑不安,心悸气促,不能独处的症状(心胆气虚,心神失养) 2、面色 额:心 鼻:脾 左颊:肝 右颊:肺 下巴:肾 常色:红黄隐隐,明润含蓄──有胃气,有神气 五色主病 1)青色:寒、痛、瘀血、惊风(面色淡青或青黑-阴寒内盛;面色青灰,口唇青紫-心阳虚衰) 2)赤色:热,戴阳证(实热:满脸通红、目赤;虚热:午后颧红;戴阳证:面红如妆) 3)黄色:虚、湿 脾虚:黄胖(黄而虚浮);血虚:萎黄(淡黄枯槁无光) 4)白色:虚、寒、脱血、夺气 5)黑色:肾虚、寒、痛、水饮、瘀血   肾阳虚:面黑暗淡;肾阴虚:黑而干焦;水饮:眼眶黑 3、望头颈五官九窍 望头面 1)头形:过小:囟门早闭;过大:先天性脑积水; 2)囟门 :高突:“囟填”(多属实证、热证);下陷:“囟陷”多属虚证;迟闭、不闭:“解颅”(肾气不足) 3)头摇:肝风内动 4)特殊面容: “惊恐貌”—小儿惊风、狂犬病;“苦笑貌”—新生儿脐风、破伤风 4、头发 斑秃:血虚受风;白发:肾虚、禀赋不足;小儿发结如穗:疳积 5、望目 1)五轮学说: 心──内外眦的血络──血轮 肝──黑睛──风轮 肺──白睛──气轮 脾──眼胞──肉轮 肾──瞳人──水轮(目胞色黑晦暗:肾虚) 2)目形主病 眼球突出──瘿瘤、肺胀、肿瘤(单侧) 针眼、眼丹──风热邪毒或脾胃蕴热上攻 昏睡露晴──脾虚、疳积 3)目态主病 瞳孔缩小──肝胆火炽、中毒(川乌、有机磷农药) 瞳孔扩大──肾精耗竭、中风、绿风内障 目翻上视、瞪目直视、戴眼反折──危重 眼睑下垂──脾肾双亏、外伤 6、望齿与龈 咬牙啮齿:动风、小儿虫积、胃有积滞 牙龈肿痛:胃火上炎 齿衄:兼红肿—胃火上炎;红肿不甚—脾虚失摄 7、望咽喉 红肿痛:实热—红肿、疼痛、溃烂、脓点(乳蛾) 虚热—红色娇嫩,肿痛不甚 伪膜:肺胃热盛—松厚、易剥、不出血 白喉—坚韧、着实、刮不去、出血 辨脓液:脓已成(有波动感);脓未成(压之坚硬) 8、望皮肤 水肿(阳水、阴水):近按之如泥 气胀:按之随手而起 9、斑疹 斑:平摊于皮肤下,抚之不碍手,压之不褪色。 疹:摸之碍手,压之褪色 10、痈疽疔疖 痈:红肿高大,根盘紧缩(阳证) 疽:漫肿无边,皮色不变(阴证) 疔:形小根深,麻木痒痛 疖:形小而圆,红肿热痛不甚 11、涎与唾 脾胃虚寒(脾冷):口流清涎量多 脾胃湿热(脾热):口中时吐粘涎 中风后遗症:不自主流涎 脾虚、胃热虫积:“滞颐”(小儿口角流涎) 12、其他 小儿食指络脉(3岁前):风轻、气重、命危重、透关射甲凶 肺痿:咳吐涎沫,口张气短 望舌 1、基础 舌为心之苗,手少阴心经之别系舌本 舌为脾之外候,足太阴脾经连舌本,散舌下 肾藏精,足少阴肾经挟舌本 唾为肾液;涎为脾液(金津、玉液) 2、望舌的方法 先看舌尖,再舌中,舌侧,最后看舌根部 刮舌:以鉴别舌苔真伪 3、正常舌象及生理差异 淡红舌、薄白苔;舌体大小适中,柔软灵活,舌苔均匀 干湿适中:为气血充足,阳气旺盛 4、望舌色 淡白舌:气血两虚、阳虚 红舌:实热、阴虚 绛舌:里热亢盛、阴虚火旺 青紫舌:气血运行不畅 淡紫舌:为气虚寒凝,温运无力所致 绛紫舌:热盛伤津,血凝所致 淡红瘀点:气滞血瘀所致  绛紫舌色红,干枯少津--热盛血瘀 淡紫舌色白,湿润多津--寒凝血瘀 5、望舌形 老嫩:老—实证;嫩—虚证

文档评论(0)

rijindj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