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功夫还需石上磨.doc
功夫还需石上磨
——浅谈我在篆刻艺术学习中的一些体会
各位专家、领导、老师们:
大家下午好。我叫费鹏程,是实验小学金桥校区的一名普通美术教师,在工作之余,喜欢写写画画,尤其喜欢亲手磨石治印,曾自诩磨石斋主。今天,受我们教研室王峰主任的委托,来和各位前辈和同仁谈谈我在篆刻学习中的一些体会。
作为从农村走出来的农家子弟,小时候常见的铜钱是最喜欢的玩具,我对铜钱上的字,有着莫名的情节。从小就喜欢用小刀在萝卜、大头菜之类的东西上刻刻画画,到后来在师范院校正式接触篆刻这一门艺术,期间十几年,兴趣一直未减。
(展示自己的篆刻作品)
一、篆刻艺术概述
我国的篆刻艺术源远流长,自商周实用玺印到明清艺术流派篆刻,洋洋几千年。玺印篆刻与政治、经济、军事、文化、艺术、宗教等密不可分,在各个领域都发挥着独特的作用。玺印篆刻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
“篆刻”一词始于汉代杨雄《法言·吾子》一书,专指印章,并在元代成为治印艺术的代名词。事实上,先秦时篆刻被称为“玺”或“印”。东汉时期,许慎的《说文解字》和郑玄注的《周礼》中把玺印解释为:“玺就是印章,印就是官员所掌握和使用的信用物,玺印是表示信用的器物。在这种器物上应刻有表示人、家族、官职、机构的名称或徽记、符号。”直到汉代,才将“玺”或“印”一并称为“篆刻”。
篆刻是“玺”或“印”的制作手段,“玺”或“印”是篆刻的物质形态。
2.玺印的产生
玺印是私有制产生以后的产物,信用功能出现的标志。私有化以后的出现不正当行为,诸如诈骗、冒认、侵夺、偷盗等,因此需要在一些有价值的财物上标记出某人或某家族的记号,这种记号可以是徽记,可以是姓氏名号,也可以同时钤印徽记和姓名等。家族的徽记和个人的名字在印模上出现是玺印产生的标志。
在20世纪30年代初,河南安阳出土了三枚铜质玺印,经考古学家和文字学家对玺印的印体、印钮、印面进行分析,认为这三枚玺印属商代之物,是商代部落首领的姓名印和族徽印,从而可以断定在商代已经出现了玺印。
殷商社会为玺印的产生提供了条件,即产生了有系统的文字,产生了有象征意义的图案,出现了族徽等。经考证认定,真正意义的玺印是在商代中后期产生的。
古玺印
入印文字主要是战国古文。纳入印章后更趋精美、典雅、疏放、雄强。在对印面设计和对印面文字的处理方式上,春秋战国时期的玺印已显示出愚拙、粗犷的艺术特征,并具备了后世印章制作及印面文字处理的基本形制。
经西周和春秋时代的继承和发展,玺印在战国时代开始盛行。中国的篆刻从此走上以文字铸凿为主要内容,以实用性和艺术性为重要特征的道路。
春秋战国时有“物勒工名,以考其诚”(《礼记·月令篇》)的做法,即把制作者的姓名钤印在器物上以确保信誉。一般有身份的人、工匠和商贾等,因社会活动所需,为自己刻制姓名印,以备证明身份、提供信用之用。这种做法出现在战国,被秦汉以后的社会所承袭,并成为传统沿用至今,成为中国特有的一种文化现象。
秦代印章
秦代印章主要是方形和长方形两种,施用边栏和界格,以取得整齐,稳重的效果。
汉印
汉玺印被公认为是中国篆刻史上的一座艺术高峰,这个时期是篆刻艺术发展和成熟的一个重要阶段。秦王朝以小篆统一了六国文字,在官方规定的秦书八体中,正式有了“摹印篆”。所谓摹印篆其实就是专供玺印用的规范小篆。
小篆的特点主要表现在文字左右线对称,字的线条粗细一致,笔画长者缩之,短者伸之,因此小篆的间架结构比其他书体更加文字化,更富装饰性,更有利于展示玺印的表现力。除此之外,印工对小篆的深刻领会、高超的设计,以及制作玺印的技巧使玺印的表现力得到了进一步的体现,使玺印的艺术水准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典型的秦汉时期的玺印具有整体、均衡的艺术特征。
魏晋南北朝时期玺印的艺术特征
秦汉以后篆刻越来越官样化,篆刻的艺术性降到了一个很低的审美水平线上。特别是魏晋时期的“悬针篆”印章,大块留空与密不透风相对应,印面特征已无秦汉玺印那样博大雄厚的气势。
隋唐宋元时期玺印的艺术特征
篆刻艺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衰落引起了唐宋元时期文人阶层的重视。唐宋元时期,文人为制印主体,文人亲手制印。以文人为制印主体的最大收获是:使实用的篆刻开始与诗、书、画等中国传统艺术中协调起来,使篆刻能够以独立的艺术姿态跻身于传统艺术中间。
唐宋元时期,随着纸帛的广泛使用,玺印的使用方式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把朱、墨涂于印面,然后将印面直接钤于纸帛的钤印形式成为应用主流。隋唐时期,在文人的书画作品中开始使用玺印;宋代,金石学又得到了很大发展,文人在收集古玩的同时也开始关注古印,文人开始自篆印章然后交给印工镌刻;元代,在赵孟颛、吾衍等文人,士大夫的倡导下,汉印被奉为篆刻艺术经典的审美观念和印学理论成为这一时期的主流。
这时的篆刻再也不是全部由治印的工匠们制作,文人开始尝试用石头、木头等材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