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基因工程的发展与应用讲述.ppt

  1. 1、本文档共3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后基因组时代序幕拉开 人类基因组测序完成后,更加繁重艰巨的工作还在前面。蛋白质扮演着构筑生命大厦的“砖块”角色,其中可能隐藏着开发疾病诊断新方法和新药物的“钥匙”。 * * 基因数是3万、4万还是10万 人类遗传基因数量比原先估计的少很多。目前研究表明,人类基因组中约有3万至4万个蛋白编码基因,仅仅是果蝇基因数目的两倍,人有而鼠没有的基因只有300个。现在两大科研小组的数据是从DNA水平上得出的; 而“人类有10万个基因”则是从RNA水平上得出的结论。 * * 基因工程如日中天 仅举几例 利用基因工程构建新的微生物,分解纤维素,生产葡萄糖; 利用基因工程构建新的微生物,处理三废; 新型植物固氮菌的构建;将固氮基因转移到非豆科植物中; * * 环境污染治理:   基因工程做成的“超级细菌”能吞食和分解多种污染环境的物质。如吞食转化汞、镉等重金属,分解DDT等毒害物质。    * * 科学家研究出可预防心脏病的 转基因大豆 据英国《泰晤士报》网站报道,美国科学家研究出一种能预防心脏病的转基因大豆,这是第一种能对人体健康产生直接作用的转基因食品。如果接下来的试验获得成功,这种大豆有望于四年内投入市场。 * * 据报道,美国南达科他大学进行的试验表明,从这种转基因大豆中提炼出的豆油可以增加长链欧米加3脂肪酸在人类血液中的浓度。这种酸主要存在于三文鱼、鳟鱼和新鲜金枪鱼等富含油的鱼类体内。欧米加3脂肪酸可以预防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而且有助于青少年脑细胞发育。 * * 淡绿、橘黄、浅红、金黄……用这些天然彩色蚕茧丝无需染色而织成色彩斑斓的绸缎,兼具华美外观和环保内质。通过基因重组法选育高产彩色茧蚕品种。 * 中国科学家在绘制籼稻基因组工作框架图的过程中,采用的是全基因组鸟枪测序法。4月5日出版的《科学》杂志同期发表的另一小组对粳稻基因组序列草图的测定,用的也是同样手段。   基因测序“鸟枪法”,也俗称“霰弹法”。简单地说,它有点类似生活中玩的拼图游戏。拼图游戏是将一个完整的画面分成杂乱无章的碎块,然后重新拼装复原。而“鸟枪法”则是先将整个基因组打乱,切成随机碎片,然后测定每个小片段序列,最终利用计算机对这些切片进行排序和组装,并确定它们在基因组中的正确位置。   “鸟枪法”最初主要用于测定微生物基因组序列。近年来,美国塞莱拉公司先后利用改进的全基因组“鸟枪法”完成了果蝇和人类基因组的测序工作,证明了它在测定大基因组上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鸟枪法”优点是速度快,简单易行,成本较低。但用它来测序,最终排序结果的拼接组装不太容易。中国科学家设计出了一种序列组装软件,能有效克服“鸟枪法”全基因组测序组装过程中的困难。   在研究中,他们首先在整个水稻基因组上生成许多已知长度的DNA(脱氧核糖核酸)切片,然后使它们按DNA序列的重合区域进行排列。这些切片数量足以覆盖水稻基因组4次。科学家们接着确定每个切片的碱基对序列,并用计算机程序将其组装成更长的片段,然后将这些片段排序、装配成10万多个被称为支架的更大组件。   他们设计出的软件重点是通过支架水平上的接近来进行组装,并采取了独特的重复序列处理算法,可识别并暂时屏蔽占水稻基因组约40%的重复序列。这样做的好处是既能减少计算量,又最大限度降低了错误拼接的可能性。   美国珀杜大学植物遗传学家贝内特泽恩评价说,中国科学家的水稻基因组计划,“提供了一个有关鸟枪测序法速度和效率的极好范例”。 * 图为在4月4日中国科学院举行的《科学》杂志发表中国完成水稻基因组测序学术论文通报会上,中科院院长路甬祥与《科学》杂志主编埃利斯·鲁宾斯坦交谈。 * * * 第三章 基因工程的发展与应用 * * 三大理论发现 20世纪四十年代,证明了DNA是生物的遗    传物质,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 20世纪五十年代,提出了DNA的双螺旋 结构模型学说。 20世纪六十年代,确定了遗传信息的传递 方式,即遗传学的中心法则。破译了 64个遗传密码。 * * * * 三大技术发现 1970年,发现DNA限制性内切酶:   为DNA体外重组提供剪刀 1970年,发现逆转录酶,为制备真 核基因奠定了基础 载体技术 1973年质粒作为基因工程 的载体 * * Stanley N. Cohen Herbert W. Boyer 1973年, Stanley N. Cohen与Herbert W. Boyer合作,把非洲爪蟾的编码核糖体基因的DNA片断,同pSC101质粒重组,并导入大肠杆菌细胞。转化子细胞分析结果表明 动物的基因的确进入到大肠

文档评论(0)

金不换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