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预案.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考向 指引 1.新经济政策用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维护了农民利益,减轻了农民负担,促进了农业发展,巩固了工农联盟。今天我们要加强农业基础地位,为减轻农民负担而取消农业税,有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考向 指引 2.斯大林经济体制与30年代苏联相对落后的生产力水平基本适应,但是弊端也明显地表现为:社会系统的畸形、产业结构的畸形、经济增长方式的畸形、经济手段畸形等。 3.苏联社会主义改革的曲折过程对我国社会主义改革的启示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1)背景 ①国际:帝国主义对俄国进行武装干涉。 ②国内:被推翻的地主和资产阶级企图恢复旧政权不断发动叛乱。 (2)内容 ①农业:实行余粮收集制。 ②工业:不论企业大小一律国有,实行高度集中的管理政策。 ③产品分配:取消自由贸易,实行实物配给制,规定“不劳动者不得食”。 (3)评价 ①积极影响:适应战时需要,为战胜国内外敌人提供了保证。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②消极影响:实施过程中出现了许多弊病和错误。遭到广大农民的反对。 2.新经济政策 (1)背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已不适应战争结束后的新情况,导致经济、政治危机。 (2)提出:列宁在1921年俄共(布)第十代表大会上提出。 (3)内容 ①农业:以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农民可自由支配纳税后剩余的所有粮食。 ②工业:改变国营企业高度集中管理的办法,部分国有企业采取租让制和租借制的形式,实行国家资本主义。 ③商业:允许商品买卖,实行自由贸易。 ④分配制度:废除实物配给制,实行按劳取酬的工资制。 (4)作用 ①经济:使苏俄经济走出困境,为实现工业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国民经济已基本得到恢复,。 ②政治:工农联盟得到巩固,从而克服了国内的政治危机,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1.“同志们,炮火包围着我们,凶猛的野兽齐向我们猛扑。”为打退国内外敌人的进攻,苏俄实行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下列不属于这一政策内容的是 (  ) A.把大中企业全都收归国有 B.没收地主土地分给农民 C.取消一切商品贸易 D.按国家规定价格征收农民余粮 解析:本题考查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内容的识记。B项是《土地法令》的内容。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突出特征 (1)适应战时需要。 这是“一切为了前线”的非常措施。 (2)具备共产主义的某些特征,如余粮收归国家、配给制等措施。 2.新经济政策的“新”及其实质 ? 表现 主要“新”在重视商品经济、开放市场、允许自由贸易和货币流通 实质 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巩固与扩大工农联盟,逐步地、间接地过渡到社会主义,推进以生产力为核心的现代化建设 1.工业化之路 (1)方针:1925年12月联共(布)第十四次代表大会正式提出 (2)成果:两个五年计划后,实现国家工业化,一跃成为世界工业强国。 (3)弊端:形成不合理的经济结构,重工业过重,轻工业过轻,农业落后。 2.农业全盘集体化 (1)方针:1927年联共(布)十五大提出了农业逐步集体化的方针。 (2)成果:1932年,苏联宣布“完成全盘集体化”;1932年底,基本消灭了富农阶级。 (3)评价 ①积极:为解决工业化急需的粮食、原料、资金等创造了条件。 ②消极:没有促进农业生产力本身的发展。 3.形成标志:1936年《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宪法》的颁布。 4.表现 (1)经济上:高度集中的国家指令性计划模式。 (2)政治上:国家的权力高度集中于党,党中央的权力又高度集中于斯大林手中。 (3)思想上:形成高度集中的思想文化体制,以及对斯大林 的个人崇拜。 5.影响 (1)经济上:一度推动了苏联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但从长远来看使经济发展失去了活力。 (2)政治上:破坏了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但维系了政局稳定。 (3)思想文化上:统一了全国人民的意志,但不利于思想文化的繁荣。 2.这是前苏联的一段笑话:农夫伊万在河里捉到一条大鱼, 高兴地回到家里和老婆说:“看,我们有炸鱼吃了!”老婆说:“没有油啊!”伊万说:“那就煮!”老婆说:“没锅!”伊万说:“那就烤!”老婆说:“没有柴!”伊万气死了,走到河边把鱼扔了回去。那鱼在水里划了一个半圆,上身出水,举起右鳍激动地高呼:“斯大林万岁!”该笑话主要针对斯大林时期的 (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社会主义工业化运动 C.农业集体化运动 D.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 解析:本题以苏联农业集体化为命题切入点,创设新情境,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从材料内容看,反映的是斯大林时期的农业政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属于列宁时期。 答案: C 1.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到斯大林模式 2.斯大林模式 形成 工业化运动、农业集体化运动;1936年宪法的制定 特征 经济上—高度的计划性;政治上—高度的集权化 经验 教训 (

文档评论(0)

w554443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