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心脏的听诊.ppt.ppt
心脏听诊 (一)使用听诊器的基本知识 (1)耳件朝前与外耳道纵轴方向一致,注意弥合。 (3)胸件包括钟型和膜型两种 膜型者适于听高调声音,如第一心音、第二心音、心音分裂、二尖瓣开放拍击音、喀喇音和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舒张期叹气样杂音。 使用时要紧贴胸壁,移开时皮肤上留有胸件的压迹。 钟型适于听低调声音,如第三心音、第四心音、二尖瓣狭窄的隆隆样杂音,使用时宜轻轻扣在胸壁上,恰与胸壁皮肤弥合,移开时皮肤上不留压痕,若压力太大,会绷紧皮肤产生隔膜作用,使低音衰减。 (4)听诊器胸件直接接触皮肤,不能隔着衣服听 听 诊 听诊体位 平卧位 左侧卧位 坐位前倾 心脏瓣膜听诊区 心脏各瓣膜开放与关闭时所产生的声响传导体表最易听清的部位称心脏瓣膜听诊区,与其解剖部位不完全一致(因受血流方向及其间传导介质物理特性的影响)。 传统的心脏瓣膜听诊区有5个,分别是: 二尖瓣区:位于心尖搏动最强点,又称心尖区 肺动脉瓣区:胸骨左缘第2肋间 主动脉瓣区:胸骨右缘第2肋间 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胸骨左缘第3肋间 三尖瓣区:胸骨下端左缘即胸骨左缘第4、5肋间 听诊部位 心脏听诊的顺序 通常从心尖区开始按逆时钟主向,即二尖瓣区——肺动脉瓣区——主动脉瓣区——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三尖瓣顺序听诊。 亦可按瓣膜好发部位的顺序进行,即二尖瓣区——主动脉瓣区——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肺动脉瓣区——三尖瓣区 心脏听诊的顺序 听诊内容 心率 心律:早搏、心房纤颤 心音 心音改变 额外心音 杂音 心包摩擦音 1.?心率 每分钟心脏搏动的频率 正常: 成人心率 60—l00次/min,多数心率 70一80次/min, 儿童多在 100 次/min以上。 异 常 心 率 心动过速—— 成人心率超过100次/min,婴儿心率超过 150次/min,可分为: ①生理性 多见于青少年或运动、焦虑及情绪激动时。 ②病理性 见于发热、贫血、甲状腺功能亢进等。 ③药物性 见于使用肾上腺素、麻黄素、阿托品、异丙基肾上腺素等。 心动过缓—— 心率低于60次/min。 ①生理性窦性心动过缓 多见,常发生于青年人,尤其多见于强体力劳动者及运动员。 ②病理性窦性心动过缓 可发生于: 窦房结或心房的疾患,如冠状动脉疾患及心肌炎等,房室传导阻滞; 代谢性疾病,如甲状腺功能减退及营养不良等; 中枢神经系统疾患伴颅内压增高(如脑肿瘤、脑溢血、脑膜炎等); ③药物性窦性心动过缓 如洋地黄、奎尼丁、新斯的明、吗啡、利血平及心得安等药物均可引起窦性心动过缓。 2.心律 心脏搏动的节律 正常心律: 正常成人心律规整 部分青年人和儿童的心律可随呼吸改变,吸气快,呼气慢,称窦性心律不齐。一般无临床意义 听诊所能发现的心律失常最常见的是早搏和房颤。 早 搏 听诊特点 是指在规则的心律基础上,突然提前出现一次心跳,其后有一较长间歇,提前出现的心跳的第一心音增强,第二心音减弱或难已听到,这是因为,提前的搏动使前一个心动周期的舒张期缩短,心室充盈不足,引起第一心音明显增强;由于提前搏动的排血量减少,主动脉和肺动脉充盈也少,主动脉和肺动脉内压力降低,可使第二心音减弱。 心房纤颤 1)听诊特点:“三个不一致” ① 心率快慢不一致(心律绝对不齐); ② 第一心音强弱不一致(第一心音强 弱不等); ③ 心率与脉率不一致。心率>脉率,称 脉搏短绌 3、心 音 共有四个,按其在心动周期中出现的先后依次命名为第一心音(S1)、第二心音(S2)、第三心音(S3)、第四心音(S4),正常情况下只能听到第一、第二心音,第三心音可在青少年中闻及,而第四心音一般听不到,如能听到多属病理情况。 声音的原理 声音是物体振动的结果。 一切物体受到机械振动即可发出声音。 声音的特性 1 强度(音量): 与振动的力量(振幅)有关。 2 音 调: 与一定时间内振动的(频率振动次数)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