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書法教學課綱.doc
書法教學課綱 春安
壹、課堂教學:
一、文房用具:
1.紙筆墨硯:清洗、保養
紙:毛邊紙、白宣、加工宣。
紙的起源
關於造紙術的起源,人們長期以來一直沒有找到滿意的答案,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三:其一,沒有弄清究竟什麼是紙,怎樣理解中外古書中所記載的紙。其二,長時間以來,人們一直看不到早期的原始紙,因而也無法對它作科學的研究。其三,在沒有早期的實物標本紙以前,人們只能求助於古書中的文獻記載,來探討造紙術的起源問題。有些古書往往由於前述兩種原因,還存在著種種不正確的記載和解釋。
按照中國傳統的說法,東漢蔡倫開始造紙。據《後漢書》記載,漢和帝元興元年(公元105年),蔡倫「乃造意用樹膚、麻頭及蔽布、魚網以為紙」,獻給皇帝,受到嘉獎,「自是莫不從用焉,故天下鹹稱『蔡侯紙』」。這是史籍關於發明造紙術的記載,也是歷來認定紙在東漢時由蔡倫發明的惟一文獻記載。
二十世紀以來的考古發現表明,早在蔡倫之前的西漢時期,中國已造出了植物纖維紙,1933年,中國考古學家黃文弼在新疆羅布淖爾西漢亭燧遺址中發現了一片西漢古紙,人們稱之為「羅布淖爾紙」,屬西漢中後期產,紙面存有麻筋。不幸的是,此紙毀於日本軍國主義的戰火,而未能進行科學分析。1974年,甘肅居廷金關漢代亭燧故址出土了古紙,人稱「金關紙」,屬西漢晚期,該紙內尚存麻筋及線頭、麻布的殘留物;1978年,陝西扶風中顏村西漢窖藏出土古紙,稱「中顏村紙」,屬西漢中期產,紙內含有較多的麻類纖維束及未打散的麻繩頭;1979年,甘肅敦煌馬圈灣漢代亭燧出土古紙,稱「馬圈灣紙」,屬西漢中後期,紙面麻類纖維分布不勻;1986年,甘肅天水放馬灘西漢早期墓出土古紙,稱「放馬灘紙」,造紙原料亦為麻類,該紙殘片紙面平整光滑,紙上有用細墨線勾畫的山川道路圖形,是目前所發現的世界上最早的一張紙地圖。
上述五種西漢紙比蔡倫所造之紙分別早300~100年。總的看來,這些紙質地還較粗糙,結構也較為松散,制造技術明顯處於初級階段。同中國古代的其他發明創造一樣,造紙術並不是蔡倫個人的突然發現,西漢植物纖維紙為蔡倫造紙打下了基礎。蔡倫對造紙術進行了總結和改進,不僅擴大了造紙原料,更重要的是,他對紙之推廣普及,作出了重大貢獻。
經過蔡倫對造紙技術的改進和推廣,東漢造紙業日益發展,漢末出現了一些著名造紙工匠,其中,佼佼者當首推左伯,所造之紙稱「左伯紙」。東漢後期已較多地用紙書寫文字,當時官府習慣用紙書寫文告,庫存頗多,有專人負責其事。如少府守宮令「主御紙筆墨及尚書財用諸物及封泥」,尚書令右丞主管紙墨諸財用庫藏。史書中亦屢見用紙抄錄文稿的記載。
近百年來考古活動中曾多次發現東漢紙。1901年,在新疆發現的東漢末年紙,上面寫有詩文。同年,又在甘肅敦煌發現用墨書寫的東漢信紙。1942年,在內蒙古額齊納河東漢烽燧遺址出土東漢紙,上面亦有文字。1959年新疆民豐縣東漢墓出土古紙,但其表面粘附黑色物質,有無文字難以分辨。1974年在甘肅武威旱灘坡東漢晚期墓出土帶字紙,文字用墨書寫,多數因紙的破碎而筆劃不全,清楚可識者有「青」、「貝」等字,經顯微鏡觀測及化學測試,此紙甚薄,其厚度僅為0.07毫米,表面光滑,纖維組織緊湊而且均勻,是一種較好的紙。1978年在甘肅蘭州伏龍坪東漢墓出土古紙,紙上墨書文字,字體在楷隸之間,字數較多,可辨識者有「婦悉履……奈何當奈何……」八字。上述諸件除「民豐紙」因污染嚴重一時難辨外,其他五紙均寫有字,或為詩文,或為信函,或記有其他內容。出土的實物也可以證明東漢後期已較多地用紙寫字。
東漢、三國、西晉的墓中,不斷出土竹簡、木牘,表明當時還處在紙簡並用階段。紙簡並用說明,一方面,當時紙的產量還不能完全滿足人們的需要:另一方面,則是人們用簡牘的習慣需要一個較長的過程才能改掉。這種情況到了晉朝就已發生根本性的變化。由於晉代已能夠造出大量潔白平滑而又方正的紙,人們就不再使用昂貴的縑帛和笨重的簡牘來書寫了。
晉代造紙業中,還出現了用橫簾、豎簾撈紙的方法。簾床由可舒卷的竹編條簾、框架以及邊柱組成,可隨時拆裝,且長短自由。用簾床抄紙,產品薄而均勻,又可減少工時。這一技術被長期延用,甚至歐洲一些國家在十八至十九世紀造紙使用的長網結構,也是由此發展而來。這一時期還采用了紙的施膠技術,後秦白雀元年(公元384年)款施膠紙是現今發現最早的施膠紙。它是在紙的表面均勻地塗一層澱粉糊劑,再以細石砑光,以此來增加紙的強度及抗水性能。類似的加工紙還有一種,稱塗布紙,即將礦物粉(高嶺石)或澱粉或其他膠粘劑均勻地塗在紙上,用以增加紙的平滑度與潔白度。據新疆出土的前涼建興三十六年(公元349年)文書判斷,塗布紙可能是在四世紀前半期出現的。
晉代紙的加工還染色,稱為「潢」,是以黃檗為染劑,染出的紙呈黃色,故又叫黃紙。晉時染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抗高血压实验.ppt
- 护理综述论文可选题目.doc
- 报告表格.doc
- 报馆资料-2016第四届中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协会名优产品博览会.doc
- 担当是领导干部的立身之本.doc.doc
- 招标公告-龙岗区政府采购.doc
- 招标公告表-石钢集团.doc
- 招标文件-和丰创意广场.doc
- 招生簡章報名表下載請按這裡-大龍峒保安宮.doc
- 拟南芥复制因子C亚基3在植物花器官发育中的功能研究-湖南农业大学.doc
- 岸基供电系统 第4部分:工频电源.pdf
- 人教版八下英语Unit 5 What were you doing when the rainstorm came_测试卷.docx
- 热带作物品种区域试验技术规程 木薯.pdf
- 草原防火阻隔带建设技术规程.pdf
- 渔用气胀救生筏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pdf
- 浙江省杭州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英语试卷(含答案).docx
- 重庆市渝北区六校联盟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下学期期中教学大练兵语文试卷.docx
- 食品安全-花椒籽油 (2).pdf
- 2025年海博思创分析报告:储能集成“小巨人”,国内外业务进展可期.pdf
- 地理标志产品 宽城板栗.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