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4药物不良反应资料.ppt

  1. 1、本文档共6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7)致癌、致畸和致突变作用(三致): 致突变作用 药物损伤DNA、干扰DNA复制所引起的基因变异或染色体畸变 突变如发生在生殖细胞,可导致遗传性缺损。这种缺损可以出现在第一代子代,也可能成为隐性性状,只有当两个具有由药物引起的突变个体结婚后的子代才有明显表现 突变如发生在体细胞,可使组织细胞产生变异而发生恶性肿瘤 已确认有致突变作用的药物有抗癌药烷化剂、咖啡因等 三、药物不良反应的组成 第二节 药物不良反应的类型和原因 第二节 药物不良反应的类型和原因 根据药物不良反应与药物剂量有无关系分类 1.A型药物不良反应(type A adverse drug reactions),与药物剂量有关 2.B型药物不良反应(type B adverse drug reactions),与药物剂量无关 一、药物不良反应的类型 A型不良反应(量变型异常) 由于药物的药理作用过强所致 与药物的剂量有直接关系,其严重程度与剂量成正比 一般可以预测,发生率高,死亡率低 药物副作用、毒性反应、继发反应、后遗效应、不耐受性、撤药反应等 如:镇静催眠药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性不良反应随剂量增加而加重 B型不良反应(质变性异常) 与正常药理作用无关 与药物的剂量无关 不可预测,发生率低,但死亡率高 变态反应、特异质反应、三致作用 如:氯霉素引起的再生障碍性贫血,青霉素引起过敏性休克 如:先天性缺乏血浆假性胆碱酯酶的患者,在应用琥珀胆碱时容易出现严重骨骼肌松弛、呼吸抑制 A型与B型药物不良反应的特点 类型 A型 B型 剂量依赖性 相关 不相关 可预见性 可 不可 发生率 高 低 死亡率 低 高 发现时期 上市前 上市后 肝肾功能不全时 毒性增加 不影响 治疗 减量或停用 停用 3.C型ADR: 是一种剂量和时间依赖性不良反应,该类反应发生缓慢,与剂量逐渐累积有关,发生率低。 4.D型ADR: 是一种时间依赖性的迟发性ADR,发生率低,与药物剂量有关,随着药物的应用其效应逐渐显现。如三致。 5.E型ADR: 属撤药反应,发生停药后,发生率低。如吗啡的戒断症状,糖皮质H,β阻滞剂。 6.F型ADR: 属治疗意外失败型,与剂量有关,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导致,发生率高。 第三节 药物不良反应的识别和监测 一、药物不良反应的识别 人——药物——不良事件 因果关系 药物不良反应 其他因素造成 ADR的识别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病人目前及将来的治疗,以及对药物的正确评价和新药研究进展 第三节 药物不良反应的识别和监测 药物ADR的识别要点: 1)药物治疗和ADR的出现在时间上应有合理的先后顺序 药物ADR的潜伏期——从用药开始到出现临床症状的间隔 A型药物ADR取决于药物的药动学和药效学过程(Cmax) B型药物ADR取决于变态反应的类型(速发型、迟发性) 第三节 药物不良反应的识别和监测 药物不良反应的识别要点: 2)符合药物的药理作用特征,并可排除药物以外因素造成的可能性 A型药物ADR是药物原有作用的过度延伸和增强,可从药理作用来预测(如:降糖药、抗凝药) B型药物ADR与药理作用无关,需要与非药物因素鉴别 ADR鉴别时应辅以特殊化检验和血药浓度测定 第三节 药物不良反应的识别和监测 药物不良反应的识别要点: 3)有关文献报道 4)去激发反应 撤药的过程即为去激发 5)再激发反应 再次给患者用药,以观察可疑的药物ADR是否再现,从而验证药物与ADR之间是否有因果关系 标准 肯定 很可能 可能 可疑 不可能 合理的时间顺序 是 是 是 是 否 已知的药物反应类型 是 是 是 否 否 去激发可以改善 是 是 难以判定 难以判定 否 再激发重现 是 不明 不明 不明 否 反应可用其他因素解释 否 否 难以判定 难以判定 是 药物不良反应因果关系判断标准 新药:上市五年以内的药品(包括进口不足五年的药品) 老药:即五年以上的药品,报告新的、严重的、罕见的不良反应。 ADR的报告范围 ADR的报告时限 一般药品不良反应病例,逐级、定期报告,应在发现之日起3个月内完成上报工作; 新的或严重的药品不良反应病例,应于发现之日起15日内报告; 死亡病例立即报告。 主要的药物ADR监测方法: 1、自发呈报系统 指国家或地区设有专门的ADR监测中心,负责收集、整理、分析由医疗机构和药品生产与经营企业自发呈报的药物ADR报告,并反馈相关信息。 优点:监测范围广、无时间限制,经济、便于推广,能及早发现潜在的药物不良反应信号。 缺点:会出现不报和漏报。 黄卡系统(Yellow Card Ststem) 自1961年“反应停”事件后,英国于1963年设立药品安全委员会。1964年以来实行ADR自发呈报制度即黄卡系统,

文档评论(0)

糖糖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