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等植物讲义.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章 植物的形态结构和基本类群 2.4 植物的类群(2) 2.4.2 藻类植物 藻类植物的特征 具有光合作用色素 生殖器官多为单细胞,无保护层保护 无根、茎、叶的分化 无胚的形成 藻类植物的分类 光合色素的种类 贮藏养分的种类 细胞壁的成分 鞭毛有无及着生的位置和类型 有性生殖的方式:同配生殖、异配生殖、卵式生殖 生活史 原核藻类——蓝藻门 藻体形态:单细胞、群体、丝状体 细胞核:无细胞核结构,DNA为裸露环状分子。 原生质体:蓝藻植物细胞里的原生质体,分化为中心质和周质两部分。 细胞器:无以膜围成的细胞器。 细胞壁:果胶质,粘多糖,具有胶质鞘。胶质鞘可能是均匀的,也可能具有纹理。由于蓝藻具有胶质鞘,亦称为粘鞘。 贮藏物质:蓝藻颗粒体、蓝藻淀粉 繁殖:没有有性生殖,也不具有鞭毛能自由运动的细胞。 真核藻类 细胞核:有 细胞器:具有线粒体、质体等,载色体均含有叶绿素a和其他类型的色素。 繁殖方式:多种多样,无性繁殖、有性繁殖、营养繁殖 绿藻门 绿藻所含的色素与高等植物相似,叶绿素a、叶绿素b以及叶黄素和胡萝卜素等。 贮藏的养分为淀粉和油类 绿藻的细胞壁成分与高等植物也相似 科学家认为高等植物起源于绿藻 绿藻植物体有单细胞(如衣藻),有群体(实球藻),有多细胞(团藻),有丝状体(水绵)等。 代表植物——绿藻纲 代表植物——接合藻纲 轮藻门——轮藻属 “节” “节间” “叶” 卵囊球(nucule) 精囊球(globule) 硅藻门 褐藻门 褐藻是藻类中进化地位较高的类群,生活史有明显的世代交替。 含叶绿素a和c及胡萝卜素和岩藻黄素(一种特殊的叶黄素)。 贮藏产物为多糖类的褐藻淀粉(褐藻糖)和甘露醇。 红藻门 含叶绿素a和d、胡萝卜素和叶黄素,此外还含有藻红素和藻蓝,由于藻红素占优势,所以藻体呈红色或紫红色。 贮藏产物:红藻淀粉(floridean starch) 营养繁殖、孢子繁殖和有性繁殖 2.4.3 菌类植物 1.一般特征 无根、茎、叶分化的单细胞体或为丝状体或裸露的原生质团。 菌类无叶绿素,无光合能力,是异养的原植体植物。 异养:腐生或寄生的营养方式。行异养生活方式的生物分泌出酶到活的或死的基质上,把基质分解为可溶解的较小的分子,成为本身可以吸收的养料。 菌类的原植体植物很简单:单细胞或丝状体。这大概与它的吸收方式有关,可以尽可能扩大它与基质的接触面。 菌类植物的分类 黏菌门(Myxomycota) 一类介于动物和真菌之间的生物 营养体:生长期或营养期为一团裸露的原生质团,多核,无胞壁,可作变形运动,亦称变形体 无性生殖:繁殖期形成多细胞的孢子囊构造并产生具有纤维质细胞壁的孢子 约500种,分三纲:黏菌纲(约450种)、集胞菌纲和根肿菌纲 真菌门(Eumycota) 主要特征 营养体: 少数单细胞,多数由菌丝组成菌丝体 低等真菌菌丝无隔,仅受伤或生殖时产生全封闭式隔膜 高等真菌菌丝均有隔膜,隔膜上有各种类型小孔 细胞壁:几丁质,有些具纤维素或β-葡聚糖 原生质体:具真核,细胞质中有线粒体、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液泡等细胞器,此外还具有膜边体,伏鲁宁体等结构 有些真菌具9+2型鞭毛 真菌门(Eumycota) 某些真菌在环境不良或繁殖时,菌丝密结成菌丝组织体 根状菌索:细长如根,尖端可生长延伸,并产生子实体 子座:垫状 菌核:颜色深、质地坚硬的核状体,耐高低温及干旱,条件适宜时萌发产生子实体 2.4.4 地衣植物(Lichenes) 由真菌类和某些真核或原核藻类形成的共生体。 主要特征 地衣体的组成和营养关系 由1种真菌和1种藻类共生,少数为1种真菌2种藻类共生 真菌:多为子囊菌,少数为担子菌,极少数为半知菌 藻类:原核藻类的蓝藻——念珠藻;真核藻类的绿藻—共球藻、橘色藻 营养关系:互惠共生 真菌包围藻类细胞,并决定地衣体的形态 地衣的形态 壳状:紧贴在岩石、树皮和土表等基质上,无下皮层结构,菌丝直接伸入基质,很难剥离;占全部地衣的80%,在岩石表面呈现不同色彩 叶状:下面有菌丝束形成的假根或脐,将地衣固着在基质上,易采下 枝状:树枝状或须根状,直立或下垂 地衣体的结构 异层地衣:上皮层(紧密菌丝)、藻胞层(藻类细胞)、髓层(疏松菌丝)、下皮层(紧密菌丝) 同层地衣:藻类细胞和菌丝混合交织,不集中排列为一层 地衣的繁殖 营养繁殖:菌、藻共同进行;地衣体部分断离,产生粉芽、珊瑚芽等 无性生殖:菌、藻分别进行;菌类多产生分生孢子 有性生殖:仅真菌进行;产生子囊孢子、担孢子等 地衣的分布 分布很广,裸露的岩石表面、树皮、地表、高山带、冻土带,南、北极等处 对SO2敏感,可作为大气污染的监测生物 地衣的经济价值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药用:松萝、石蕊、石耳等 饲料:石蕊、冰岛衣等为驯鹿的重要饲料 食用:柳花、鹿角

文档评论(0)

w554443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