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章设计美学中国古代部分ppt.ppt
第二章中国设计美学设计思想回顾 第一节 原始和先秦时期美学思想和设计 设计早在中国原始时期就已经开始了,和其它民族一样,第在一阶段设计中,美不是关键,也不是目的,为了生存而追求的实用才是人类原始初期设计的唯一目的。 真正具有审美价值的设计作品,直到原始社会后期,乃至奴隶社会后期才出现。因为只有当人们的生存得到了基本保证以后,美才成为可能,审美意识才开始渐渐与生产相结合。中国人在陶器上绘制图案,在制造中讲究形状。但这一切都是人们不自觉的行为,丝毫没有理论的指导。 但是,我们又不能否认装饰和审美是在这人猿向别的时期逐渐产生的。山顶洞人已经开始把石块、骨片、兽牙、海贝等东西制成装饰品,有些还被染上色彩,还有一些天然的白色带孔小石珠,被整治成大小一致的石项链。这些古物已经让我们感受到了山顶洞人对美的追求了。 当时的思想家对功能与形式的关系、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孔、孟、老、庄、荀、墨、韩都从不同角度对此发表了不同看法。总体上,大家都认为实用是关键,是否有用是衡量事物美与不美的标准。只有有用的事物才可能是美的事物,不能体现使用价值的事物是不能与美沾边的,有的甚至认为只要产品满足人们的实用需求,就是美的,不必过分追求其审美形式或功能。 如孔子,他认为产品只要能够达到实用功能就可以了,而不需要去追求其外在形式的优美,所以他反对过分修饰服装和房子。据《论语。泰伯》中记载,孔子推崇大禹只求对人有利的思想:“子曰:‘禹,吾无间然矣,非饮食而致孝乎鬼神,恶衣服而美乎黻(音:服)冕,卑宫室而尽力乎沟洫 孔子还认为要“文质兼备”,强调“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要求内容和形式的统一,否则将会粗野和浮夸。他还认为艺术和美对生活有积极的影响作用,因此他强调“美”和“善”的统一,强调“文”和“质”的统一,强调“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即“和”的审美标准。这实际上就是 老子更加抽象地提出“有”与“无”,“利”与“用”之间的关系。老子将虚无看成是有用的,为当时的设计者开拓出更广阔的时空观,从而使设计者步入了一个更加广阔的天地。在现代设计者看来,老子的虚无观是一种阔大的空间的理论,与现代设计的空间要求相符合。要以实用为核心,而装饰和美只是配合使用而已。 而老子的另一番话更是将美全盘否定,他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音:田)猎,令人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防。是圣人为腹不目,故去彼取此”。五色、五音等美和艺术的东西都是能刺激人的欲望、使人发狂的异物,而且与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毫无关联。 因此,站在实用的立场,老子提出排出这些美和艺术的东西,也不无道理。在此基础上,老子还进一步提出形式美不是“大丈夫”所应有的。他说:“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大巧若拙,大辩若纳”、“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取彼取此”。 老子这种对实用的推崇、对形式的轻蔑,对当时及后来的中国古代美学和艺术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从某种角度看,这奠定了中国古代美学和艺术中“重内容,轻形式”的思想基础。 庄子也赞同老子“无为”的观点,反对装饰、雕琢,崇尚返朴归真的艺术原则。它以故事的形式告诉人们,工艺制作需要心手相通,但是这种境界要靠长期的积累才可能达到。 墨子更以实用来衡量一切,否定文采美饰。他认为“先质而后文”,所谓“衣必常暖,而后求丽;居必常安,然后求乐”。实用是第一位的。审美和艺术活动要以一定的生活条件为基础。他说:“功利与人为之巧,不利与人为之拙。”他极力反对在实用之外追求外观形式的美。墨子的观念代表平民阶层的利益,因此它追求实用节俭,反对奢华浪费。但是他不了解审美和艺术活动的作用,所以后来被荀子批评说“蔽于用而不知文”。 与墨子不同,荀子事物对人们的意义不仅仅是实用。在他看来,事物不仅需要实用的功能,也需要有美的装饰。一方面,他说“粗布之衣,粗训之履可以养体”,另一方面,他又说“雕琢刻镂,黻黼(音:福、府)文章,所以养目也”。不过作为一个入道思想家,他还是坚持以实用为主,强调装饰只是衬托,装饰要注意掌握一个分寸,既他所谓的“度”,要追求“万物之美可以养乐”,对美的内容和美的形式都要重视。 韩非子也是先强调事物的实用性,然后再谈美和装饰的问题。他反对“以文害用”,主张“好质而恶饰”,提出要“去淫丽”和“去智巧”,并坚持衡量事物的好坏与否,不是看它外表的美丑,而是看它是否满足人们的实用需求。他说:“夫瓦器之贱也,不漏,可以盛酒。虽有乎千金之玉爵,至贵,而无当,漏,不可盛水,则人孰注浆哉?”就像人的美,荀子认为不再外表容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软件测试工程面试常见问题介绍.docx VIP
- SMTC 5 320 040 与空气接触橡胶材料要求(20130531).pdf VIP
- STEAM教育理念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融合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CBNData&阿里健康-2019线上体检消费报告-2019.12-23页.pdf
- 电子社Altium Designer 22(中文版)电子设计速成实战宝典教学课件第5章-原理图开发环境及设计.pptx VIP
- 江苏苏州高新区投资促进有限公司招聘考试真题2024.docx VIP
- 涟源市党校物业保洁服务方案.docx VIP
- 化工过程安全管理AQ3034培训.pptx
- 软件项目质量保证计划.doc VIP
- AP微观经济学 2019年真题 (选择题+问答题) AP Microeconomics 2019 Released Exam and Answers (MCQ+FRQ).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