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十五章 抗高血压药 教学要求 (一)掌握抗高血压药物分类及代表性药物,利尿药(氢氯塞嗪)、 钙拮抗药、β受体阻断药(普萘洛尔)、 血管紧张素Ⅰ转化酶抑制药(卡托普利)和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AT1)阻断药降压作用特点、应用及不良反应; (二)熟悉中枢降压药,扩血管药的抗高血压作用特点,应用及主要不良反应; (三)了解抗高血压药物治疗的新概念和使用原则。 抗高血压药 antihypertensive drugs 一、概念 高血压: 收缩压≥140mmHg或舒张压≥90mmHg 理想血压: 收缩压<120mmHg且舒张压<80mmHg 正常血压: 收缩压< 130 mmHg且舒张压<85mmHg 二、高血压的危害 靶器官(脑、心、肾、血管)的损害 其损害程度与血压水平呈正相关。血压愈高合并心、脑、肾的并发症将会愈多。 病理学基础是心室重构(左室增厚)和血管重构(管壁增厚),最终导致脑卒中、冠心病、心功能不全及肾功能不全等。 三、高血压病的现状 1.高血压病是世界各国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 2.我国高血压患者人数已突破3.3亿,每3名成人中有1人患高血压。目前我国约有1.3亿患者不知道自己患有高血压,接受治疗的患者中有75%没有达标。 四、高血压分型 1、原发性:占90~95% ,原因未明 2、继发性:占5~10%,如肾A狭窄、肾炎、嗜铬细胞等 五、原发性高血压 1、病因和病机未明 2、高危因素: 遗传因素、膳食结构失衡、社会心理应激、神经内分泌因素 3、治疗上目前尚无法根治,一般患者应终生用药。 理想的抗高血压药的要求 靶器官:心、血管、脑、肾等 目的:降血压的同时预防或逆转心血管重构,降低并发症的产生,降低死亡率 高效、长效、高选择性、多器官保护作用、不良反应少,可延长生命、提高生活质量 第二节 常用的抗高血压药 第一线抗高血压药 利尿药: 氢氯噻嗪 钙通道阻滞药: 硝苯地平 β受体阻滞药: 普萘洛尔 ACEI: 卡托普利 AT1受体阻断药: 氯沙坦 一、利尿药(diuretic drugs) 噻嗪类(DHCT等):最常用 [降压作用机制] 1.用药初期: 排钠利尿→血容量↓→间接降压 2.长期用药: (1)使动脉壁细胞Na+的含量↓→ Na+-Ca2+ 交换↓→Ca2+内流↓→血管阻力↓ (2) Ca2+内流↓→血管平滑肌对NA的反应性↓ (3)诱导血管壁产生扩血管物质如激肽、 PGE2等 【临床应用】 噻嗪类(一线降压药): 单用常用于治疗轻度高血压 高效利尿药:高血压危象和伴肾衰的患者、 合并有氮质血症和尿毒症的患者 【不良反应】 1、电解质紊乱:血K+、Na+、Mg2+ ↓ 2、脂质代谢紊乱: TC、TG、LDL↑ 3、血糖升高 糖尿病患者禁用 4、血尿酸↑ 5、肾素活性↑ 二、钙拮抗药calcium channel blocking drugs 硝苯地平(nifedipine) 尼卡地平(nicardipine) 尼索地平(nisoldipine) 尼莫地平(nimodipine) 尼群地平(nitrendipine) 非洛地平(felodipine) 氨氯地平 (amlodipine) 地尔硫卓(diltiazem) 二、钙拮抗药calcium channel blocking drugs 心脏 机制: Ca2+(-)→BP↓ 血管 优点:不产生低血压; 不影响血糖、血脂 硝苯地平(nifedipine) 特点: 扩张小A,用于各类高血压。 合并心绞痛、肾病、糖尿病、哮喘、高脂血症及恶性高血压 尼群地平:温和而持久,用于各型高血压。 氨氯地平 (络活喜) 第三代长效,降压作用平缓,持续时间长; t1/2长,每日口服一次; 反射性作用小; 有靶器官保护作用,防止和逆转心血管重构; 三、β受体阻断药 (β-adrenoceptor blockers) 普萘洛尔 propranolol 美托洛尔 metoprolol (倍他洛克,Betaloc) 阿替洛尔 atenolol等 三、β受体阻断药 (β-adrenoceptor blockers) 【作用机制】 1.↓心排出量 阻断心脏β1-R,↓心肌收缩力↓HR,↓心排出量→↓BP 2.抑制肾素分泌 肾交感神经通过β1-R使肾小球旁细胞分泌并释放肾素,β受体阻断药能抑制此过程,从而↓BP 3.降低外周交感神经活性 阻断支配血管的去甲肾上腺素能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