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历史一轮复习必修2课件(江苏专用) 专题六第13讲.pptVIP

2013年历史一轮复习必修2课件(江苏专用) 专题六第13讲.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3年历史一轮复习必修2课件(江苏专用) 专题六第13讲

[细读] ①划线部分关键信息:反映出商鞅变法时,就有了明确的重农抑商政策。 ②③划线部分关键信息:反映了封建专制制度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史料★应用】 1.封建统治者为什么采取重农抑商政策?这一政策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答案:原因:封建统治者为保护农业生产和小农经济,以确保赋役征派和地租征收,巩固封建统治,而采取 “重农抑商”政策。 影响:重农抑商政策对保护农业生产和小农经济,巩固封建统治起了重要作用,但不利于商业的发展,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 2.明清时期重农抑商的政策包括 (  ) ①专卖制度 ②加征商税  ③垄断盐茶等重要商品的经营④破坏工商业的正当经营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答案:A 考点整合二 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特点 1.市场形式多样。如城市中的市、乡村中的草市等形成和发展。 2.商业城市发达。历代都兴起不同数量和规模的商业大都市,到明清时期,兴起了一大批工商业市镇。 3.对外贸易发达。以丝绸之路和陶瓷之路为主要渠道的对外贸易,构成了古代商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4.货币种类丰富。北宋时期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明朝时形成了以银为主,以铜钱为辅的钱、银并行的货币流通制度。 5.商人群体活跃。到明清时期,实力雄厚的区域性商人群体组成了商 帮,如徽商、晋商等。 6.商业地位低下。商人长期受到重农抑商政策的压制,社会地位较低;商业始终作为农耕经济的补充而未能占据中国古代经济的主导地位。 7.城市商品经济发展较快,商业活动逐步突破了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城镇商业发展,小农经济与商品经济联系日益密切。 命题视角预测探究 把脉高频考点,突破教材重点 角度 本专题内容在近年高考中多次命题,商业发展和经济政策是考试的主干知识,对于商业发展,既要认清其发展的轨迹,又要分清未能进一步壮大的原因,重农抑商,闭关锁国政策,侧重考查其消极的一面。 立意 本专题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均涉及,多采用新材料,注意与地方经济史相结合,采用大跨度的形式考查,商业命题力度会加大。 高考例析(2011·高考福建文综卷)《汉书·食货志》记载:“今法律贱商 人,商人已富贵矣;尊农夫,农夫已贫贱矣;故俗之所贵,主之所贱也;吏之所卑,法之所尊也。”这表明 (  ) A.朝廷重农,百姓抑商 B.上至朝廷下至百姓皆重农抑商 C.百姓皆重商轻农 D.重农抑商政策出现上下相背离倾向 【解析】 从材料信息可以看出,重农抑商的结果和统治者的主观愿望相背离,农民依然贫困,而商人“已富贵矣”,故D项最符合题意。 【答案】 D 尝试命题1诗歌是时代风貌的体现。下列诗句能够体现唐朝后期坊市制度开始被打破的是(  ) A.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 B.草市迎江货,津桥税海商 C.洛阳风俗不禁街,骑马夜归香满怀 D.市人日中集,于利竞锥刀 解析:选C。“坊”是城市里的居民住宅区,“市”是商业区。A反映了唐代长安城整齐划一的棋盘式格局,不符合题意;“草市”即民间集市, 通常在距离城镇稍远、交通便利的地方自然形成,排除B;“集”即集 市,“市人日中集,于利竞锥刀”说的是去“赶集”,不符合题意;C的意思是洛阳的风俗是晚上不实行街 禁,(我)在夜晚骑马归来,香味弥漫了我的衣襟。故C反映了唐朝后期坊市制度开始被打破。 尝试命题2 1656年,清廷“严禁商民船只私自出海”,并“不许片帆入口”,同时颁布了“迁海令”,在沿海制造无人区。该政策的最大影响是(  ) A.打击了中国的航海业 B.使中国丧失了外贸主动权 C.影响了商民的收入 D.使中国偏离了世界发展大势 解析:选D。材料体现的是闭关锁国政策,四个选项均是该政策产生的影响,但最大的影响是D。闭关锁国政策使中国游离于世界发展的大趋势之外,从而落后于世界发展潮流,导致了近代中国的落后挨打,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发展方向。 农村变城市、农民变市民 据文明探源网信息:根据现代化的标准,城市人口至少要达到60%才称得上是现代化国家。“十二五”规划期间,我国将通过新农村社会规划建 设,将85%的农村完成 追踪社会热点,隐性介入考点 “农村变城市,农民变市民”的转 变。与此相关的城市发展的知识也成为备考必须关注的重点内容。 高考例析(2011·高考浙江卷)有学者根据材料1“昔汴都数百万家,尽仰石炭(煤),无一家燃薪(木柴)者”,得出宋代开封生活燃料已用煤取代木柴的结论;又有学者根据材料2“赐在京(汴都)官员柴、炭各有差,柴578万,炭585万”, 对上述结论予以反驳。下列说法中最为合理的是(  ) A.两位学者所用材料相互矛盾,结论都不能成立 B.材料2否定了材料1,仅用材料1得出的结论难以成立 C.无论材料1还是材料2,都必须得到考古学支持才能成立 D.材料1指的是民众,材料2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langhua201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